性激素检查(成人)
就诊科室:妇科
词条作者
张露

张露妇科副主任医师

审核专家
田建卿

田建卿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12月02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4年05月17日

简介
适应证
禁忌证
注意事项
并发症
结果解读
更多信息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性激素检查是什么?

性激素检查包括促卵泡生成激素、泌乳素(也叫催乳素)、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孕酮、睾酮等项目,这些激素水平可以反应人体性生殖器官相关的状态和功能,从而反应生育状况、发育状态、生殖功能等。

妊娠期女性进行性激素检查可以作为评价胎儿生长发育状态的依据。

性激素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临床通常检测的性激素六项,与内分泌疾病、生殖系统疾病诊断、生长发育情况评估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测定性激素六项水平能够帮助诊断不孕症、生殖器病变、垂体等器质性病变,然后给予有效的治疗,达到优生优育、促进生长发育、治疗疾病的目的。

临床对性激素六项的测定,可以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可靠有效的参考依据。

适应证

性激素六项检查哪些人需要做?

性激素检查最主要适用于有生育需求、妇科疾病、内分泌疾病、不明原因的生长发育迟缓等人群

就女性而言,如果出现月经周期紊乱、阴道的不规律出血、妇科的常见肿瘤以及闭经等不正常的情况,一定要进行常规的性激素六项检查。

男性如果出现弱精、少精、死精、阳痿、激素、甲状腺功能减退、原发性睾丸发育不全、肝硬化、慢性肾功能不全、肿瘤等情况,也需要进行性激素六项的检查。

男性性激素检查一般可以观察其生长发育是否正常、性器官发育是否正常、精子是否正常、性欲和第二性征是否正常。

对于女性,哪些情况下需要做性激素六项检查?

在月经周期的不同时间,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有明显的动态变化,睾酮(T)和泌乳素(PRL,也叫催乳素)的变化不大。

根据其各自的动态变化规律,可以协助临床上多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例如:

  • 卵巢储备功能评估;
  • 不孕症;
  • 月经不调;
  • 监测排卵和促排卵;
  • 性早熟;
  • 多囊卵巢综合征;
  • 黄体功能检查等。

当有这些诊疗需求时,可以对性激素六项,其中的某些项目进行检查。

性激素六项每个项目的作用是什么?

孕酮:促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为分泌期。是维持妊娠的必要激素,主要用于确定排卵、孕激素治疗检测和早期妊娠状况的评价,在判断黄体功能状况以及对卵巢生理病理的研究方面有重要作用。

睾酮:主要诱导胎儿的性别分化,促进并维持男性的第二性征,维持男性性功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骼生长,增加基础代谢等。可与促黄体生成素共同促进精子的形成和成熟。

泌乳素:也叫催乳素,促进女性乳腺的发育,乳汁的形成和泌乳。

雌二醇:促进子宫内膜转变为增殖期以及女性第二性征发育。是测定下丘脑-垂体-生殖腺轴功能的指标之一,主要用于青春期前内分泌疾病的鉴别诊断和闭经或者月经异常时,对卵巢功能的评价。

促卵泡生成激素:促进卵巢里卵泡的发育成熟。常与促黄体生成素联合判定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

促黄体生成素:促使排卵,在促卵泡生成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黄体并分泌孕激素。

性激素六项检查每个项目的时间要求是什么?

男性性激素检查对时间要求不高,而女性性激素检查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 基础项激素检查时间:女性性激素检查一般在月经期第 2 到 4 天内抽血进行检查,因为这个时候的激素数据能够反映卵巢功能。
  • 黄体功能检查:一般是在排卵后的7天抽血检查孕酮值,这个时候检测的激素数据能够反映黄体的功能,做到积极备孕。

此外,因为性激素六项检查的女性往往会有闭经、月经不规律以及排卵异常等情况的存在,所以我们可以随时根据自身状况选择需要的项目进行检查。

什么时候做性激素六项检查最合适?具体查哪些项目?

根据不同的诊疗需求,选择的检查项目和时间点可能不同。

卵巢储备功能评估

检查目的可以简单理解成是看看卵巢里面的卵泡数量有多少。

月经规律的女性,在月经的 2~4 天检查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月经不规律的女性,如果非经期 B 超检查时,没有直径超过 10mm 的卵泡,那么也可以做这项检查。

另外,抗苗勒管激素(AMH)、窦卵泡计数(AFC)也是常用的卵巢储备评估项目。

检查月经不调和多囊卵巢综合征

在月经的 2~4 天或在 B 超检查没有直径超过 10mm 的卵泡时,可以检查全部的性激素六项,另外还建议查促甲状腺激素(TSH)。

检查的目的既是为了寻找有无性激素异常的原因;也是一种鉴别诊断(排除性激素异常),进一步寻找其他可能病因。

监测排卵和促排卵

可能会查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自然周期监测排卵或促排卵时都可能会多次检测,主要是协助判断卵泡是否成熟、排卵时间。

做试管婴儿促排卵时会检查的更频繁,除了判断卵泡是否成熟和具体的排卵时间之外,还可以根据雌二醇(E2)水平预测,是否是「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高风险人群。

检查性早熟

检查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根据结果判断为真性性早熟还是假性性早熟,一般在月经期检查。

检查黄体功能

排卵后 7 天或预计下次月经前 7 天查孕酮(P),根据孕酮水平高低,结合排卵后到来月经的天数,协助判断是否存在黄体功能不全,及时药物治疗,可能有助于预防流产。

检查是否有性腺发育异常

查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另外还会查染色体、17α 羟孕酮等。一般没有月经周期的要求,随时可查。

根据这些检查结果,协助判断可能出问题的环节在哪里(染色体或基因、性腺、性激素及其受体)。

小 Tips

一般为了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在性激素检查前 1 个月尽量避免使用一些可能产生影响的药物,包括但不限于避孕药、雌激素、抗雄激素药等。如果不能停用,看结果时需要跟医生说明正在服用或近期服用的药物。

禁忌证

性激素检查什么情况下不必进行?

产科临床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女性反复检查孕酮值,这是没有必要的。

孕酮值低是胚胎发育不好的一个结果,而不是胚胎发育不好的原因,反复监测不能改变胚胎发育事实。

胚胎发育优胜劣汰、自然选择,在胚胎发育不好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做的是顺其自然,以积极的心态再次备孕,而不是反复进行性激素中孕酮的检查。

注意事项

性激素检查有什么注意事项?

  • 性激素检查前至少一个月最好不要服用激素类的药物,比如黄体酮、避孕药以及雌激素。如果服用这些药物,有可能会影响检查的准确性,检查前三天禁止性生活;
  • 检查当日最好是上午空腹进行检查,提前一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当日检查前静坐 1 小时左右进行抽血;
  • 检查后无特殊注意事项,及时跟进检查结果,了解病情,如需治疗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并发症

性激素检查对女性身体是否会有影响?

性激素检查是通过抽血检查女性的血液来判定激素水平的一种检查方式,对身体没有影响,抽血少,所以不必要过于担心。

在有医学指征的情况下进行性激素检查,要配合产科医生、谨遵医嘱来做,规避没有必要的性激素检查,不要因为担心或着急进行不必要的性激素检查。

结果解读

性激素检查具体包括什么?

性激素六项检查具体包括:

  1. 促黄体生成素
  2. 促卵泡生成激素
  3. 泌乳素(也叫催乳素)
  4. 孕酮
  5. 雌二醇
  6. 睾酮

性激素六项检查的结果怎么看?

根据不同的疾病和不同的诊疗目的,医生会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解读,而不会单单只看一张性激素检测的数据。

一、卵巢储备功能评估

基础状态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可以评估卵巢储备功能 [2,4]

1. FSH 值 < 10 IU/L 提示卵巢储备正常,> 12 IU/L 提示卵巢功能已经减退,> 25 IU/L 提示卵巢功能不全,当 ≥40 时则认为是卵巢功能衰竭了;

2. 随着卵巢功能减退,LH 值逐渐升高,当 FSH / LH 比值 > 2.5~3,提示卵巢储备下降,即剩余的卵泡数量减少了,或用促排卵药后,卵巢里面同时能有多个卵泡生长发育的数量少了,甚至根本没有卵泡生长了;

3. 当基础 E2 > 80 pg/mL 时,说明卵泡提早发育、卵巢里面剩余的卵泡数量减少。

卵巢储备下降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当出现下降迹象时,需要尽快安排怀孕计划,提早开始不孕相关的检查和治疗,和时间赛跑,争取在卵巢功能彻底衰退前怀孕。

二、检查月经不调和多囊卵巢综合征 [1,5]

1. 高卵泡刺激素(FSH)值、低雌二醇(E2)值,典型的结果是 FSH≥40,E2< 检测下限,提示性腺衰竭,如卵巢早衰、单纯性性腺发育不全等,少见的是卵巢不敏感综合征;

2. 低 FSH 值、黄体生成素(LH)值、E2 值,如 FSH 和 LH 均<5 IU/L,提示病变在下丘脑或垂体;

3. 如果 FSH、LH、E2 值都正常,问题可能在子宫,如宫腔粘连或 WHO2 型排卵障碍;

4. 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以有(但不是必须有)LH / FSH 比值升高(> 2),也常有睾酮(T)升高,但一般不超过 5.2 nmol/L,否则得考虑有分泌雄激素的肿瘤;

5. 催乳素(PRL)升高 > 25 ng/ml,由医生排除生理性及药物性升高等因素,如复查 2~3 次仍显示 PRL 升高,可诊断高催乳素血症。

三、监测排卵 [1]

1. 黄体生成素(LH)出现峰值(多根据排卵试纸出现强阳性来判断),提示 24~36 小时后会排卵,用于指导同房或人工授精;

2. 孕酮(P)水平>15.9 nmol/L,提示有排卵;

3. 试管婴儿促排卵时,根据雌二醇(E2)水平高低可预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风险,E2 值越高,OHSS 风险越高。

四、检查性早熟 [6]

真性性早熟有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升高,当 LH>5.0 IU/L,可认为是真性性早熟。

五、检查黄体功能 [1]

黄体期(排卵后 7 天左右),如果孕酮(P)没有升高或数值较低(<3.0 nmol/L),一般提示黄体功能不足。

六、检查是否有性腺发育异常 [3]

根据临床表现、性激素、染色体、17α 羟孕酮等检查结果进行信息综合分析,才能明确性发育异常疾病的诊断。

促黄体生成素结果如何解读?

促黄体生成素正常参考范围:

男性:

  • 1.24~8.62 mIU/ml。

女性:

  • 卵泡期:2.12~10.89 mIU/ml;
  • 排卵期:19.8~103.3 mIU/ml;
  • 黄体期:1.20~12.86 mIU/ml;
  • 绝经期:10.87~58.64 mIU/ml。

促黄体生成素增高可见于: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卵巢功能衰竭而导致的闭经,以及摄入醛固酮、氯米芬等药物。

促黄体生成素降低可见于:垂体功能或下丘脑功能低下、溢乳 - 闭经综合征、以及摄入地高辛、孕酮等药物。

促卵泡生成激素结果如何解读?

促卵泡生成激素正常参考范围:

男性:

  • 1.27~12.96 mIU/ml。

女性:

  • 卵泡期:3.85~8.78 mIU/ml。
  • 排卵期:4.54~22.51 mIU/ml;
  • 黄体期:1.79~5.12 mIU/ml;
  • 绝经期:16.74~113.5 mIU/ml。

促卵泡生成激素检查结果常联合促黄体生成素检查结果一同解读。二者增高见于: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卵巢早衰、性腺发育不全、真性卵巢发育不全、完全性性早熟儿童等。

促卵泡生成激素检查结果常联合促黄体生成素检查结果一同解读,二者水平降低见于:下丘脑-垂体病变,包括垂体性闭经、下丘脑性闭经、不完全性性早熟征儿童等。

泌乳素结果如何解读?

泌乳素(也叫催乳素)正常参考范围:

男性:

  • < 20 μg/L;

女性:

  • 卵泡期: < 23 μg/L;
  • 黄体期:5.0~40.0 μg/L;
  • 妊娠前早期: < 80 μg/L;
  • 妊娠中中期:< 160 μg/L;
  • 妊娠末晚期:< 400 μg/L。

泌乳素增高常见于:下丘脑病变,包括颅咽管瘤、异位松果体瘤以及一些转移性肿瘤使下丘脑分泌的催乳素抑制激素分泌减少。

泌乳素降低常见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如席汉综合征、垂体嫌色细胞瘤等;部分药物如:溴隐亭、降钙素、左旋多巴、去甲肾上腺素等。

孕酮结果如何解读?

孕酮正常参考范围:

男性:

  • 0.1~0.84 nmol/L。

女性(非妊娠期):

  • 卵泡期:0.31~1.52 nmol/L;
  • 黄体期:5.16~18.56 nmol/L;
  • 绝经期:0.08~0.78 nmol/L。

女性(妊娠期):

  • 妊娠早期:32.6~140 nmol/L;
  • 妊娠中期:62~262 nmol/L;
  • 妊娠晚期:206.7~728 nmol/L;

孕酮增高见于葡萄胎、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孕妇、肾上腺癌、库欣综合征等。

孕酮降低见于排卵障碍、卵巢功能减退症、无卵性月经周期黄体功能不全、胎儿发育迟缓、死胎、严重的高血压患者等。

怀孕期间孕酮需要定期检查吗?

不一定。

对于大部分的正常妈妈来说来讲,怀孕了根本不需要查孕酮。

怀孕期间孕酮低会导致孕妇流产吗?

不是的。

怀孕期间孕酮值是不断变化的,早孕期的流产多是因为胚胎本身不好,并不是孕酮低导致的。孕酮低是流产的结果,并不是原因。

雌二醇结果如何解读?

雌二醇正常参考范围,有多种:

按放射免疫分析法(RIA 法)

男性:

  • 110~264.2 pmol/L。

女性:

  • 卵泡期: 132~220 pmol/L;
  • 排卵期 :1431~2972 pmol/L;
  • 黄体期: 403.7~1123 pmol/L;
  • 绝经期 :40.3~55.1 pmol/L。

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 法)

男性:

  • 0~1.6nmol/L。

女性:

  • 卵泡期 :0.1~0.61nmol/L;
  • 排卵期: 0.57~1.62nmol/L;
  • 黄体期: 0.2~0.73nmol/L;
  • 绝经期: 0~0.16nmol/L;

雌二醇增高见于卵巢肿瘤、原发性或继发性性早熟、男性女性化、多胎妊娠、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冠心病等。另外,吸烟男性雌二醇水平高于不吸烟男性。

雌二醇降低见于下丘脑病变、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原发性或继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绝经期、皮质醇增多、葡萄胎、无脑儿、妊娠期吸烟女性等。若血液中雌二醇明显降低,提示胎儿宫内死亡可能。

睾酮结果如何解读?

睾酮正常参考范围:

成人:

  • 男性:14~25.4 nmol/L ;
  • 女性:1.3~2.8 nmol/L。

儿童:

  • 男性:< 8.8 nmol/L ;
  • 女性(非妊娠期):< 0.7 nmol/L;
  • 女性(妊娠期):2.7~5.3 nmol/L

睾酮增高常见于:睾丸良性间质细胞瘤,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女性皮质醇增多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睾酮降低常见于垂体病变,各种原因导致的睾丸功能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性激素检查正常值范围是什么?异常有什么意义?

各医院采用不同的仪器、不同的试剂可能也会出现不同的参考范围,目前给出的范围仅供参考:

  1. 促黄体生成素参考范围
    女:卵泡期:2.12~10.89 mIU/mL
    排卵期:19.8~103.3 mIU/mL
    黄体期:1.20~12.86 mIU/mL
    绝经期:10.87~58.64 mIU/mL
    男:1.24~8.62 mIU/mL
    增高见于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卵巢功能衰竭而导致的闭经,以及摄入醛固酮、氯米芬等药物。
    降低见于:垂体功能或下丘脑功能低下、溢乳-闭经综合征、以及摄入地高辛、孕酮等药物。

  2. 促卵泡生成激素参考范围
    女:卵泡期:3.85~8.78 mIU/mL
    排卵期:4.54~22.51 mIU/mL
    黄体期:1.79~5.12 mIU/mL
    绝经期:16.74~113.5 mIU/mL
    男:1.27~12.96 mIU/mL
    常联合促黄体生成素检查,二者增高见于: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卵巢早衰、性腺发育不全、真性卵巢发育不全、完全性性早熟儿童等。
    二者水平降低见于下丘脑-垂体病变,包括垂体性闭经、下丘脑性闭经、不完全性性早熟征儿童等。

  3. 泌乳素参考范围
    女:绝经前:3.34~26.72 ug/L
    绝经后:2.74~19.64 ug/L
    男:2.64~13.13 ug/L
    增高见于:下丘脑病变,包括颅咽管瘤、异位松果体瘤以及一些转移性肿瘤使下丘脑分泌的催乳素抑制激素分泌减少。
    降低见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如席汉综合征、垂体嫌色细胞瘤等;部分药物如:溴隐亭、降钙素、左旋多巴、去甲肾上腺素等。

  4. 孕酮参考范围
    女(非妊娠):卵泡期:0.31~1.52 μg/L
    黄体期:5.16~18.56 μg/L
    绝经期:0.08~0.78 μg/L
    女(妊娠期):最初 3 个月:4.73~50.74 μg/L
    第 2 个 3 个月:19.41~45.3 μg/L
    男:0.1~0.84 μg/L
    增高见于葡萄胎、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孕妇、肾上腺癌、库欣综合征等
    降低见于排卵障碍、卵巢功能减退症、无卵性月经周期黄体功能不全、胎儿发育迟缓、死胎、严重的高血压患者等。

  5. 血清雌二醇参考范围
    女:卵泡期:27~122 μg/L
    排卵期:95~433 μg/L
    黄体期:49~291 μg/L
    绝经期:< 20~40 μg/L
    男:< 20~47 μg/L
    增高见于卵巢肿瘤、原发性或继发性性早熟、男性女性化、多胎妊娠、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冠心病等。另外,吸烟男性雌二醇水平高于不吸烟男性。
    降低见于下丘脑病变、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原发性或继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绝经期、皮质醇增多、葡萄胎、无脑儿、妊娠期吸烟女性等。若血液中雌二醇明显降低,提示胎儿宫内死亡可能。

  6. 睾酮参考范围
    女:1.3~2.8 nmol/L
    男:14~25.4 nmol/L
    增高见于:睾丸良性间质细胞瘤,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女性皮质醇增多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降低见于垂体病变,各种原因导致的睾丸功能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孕酮低的孕妇,要补充孕酮保胎吗?

对于大部分的妈妈来说来讲,怀孕了,根本不需要查孕酮。

首先怀孕期间孕酮值是不断变化的。还有就是,早孕期的流产多是因为胚胎本身不好,并不是孕酮低导致的。

孕酮低是流产的结果,并不是原因。

再者,补孕酮,并不能预防孕妇出现腹痛、阴道流血等先兆流产症状。就算有了先兆流产,对于很多准妈妈来说,补孕酮,也不会减少流产的风险。

所以,怀孕了就注意保持心情愉悦,不要太紧张,不要被保胎搞得紧张兮兮,反而对肚里的孩子不好。

孕酮补多了有害么?

这个问题有些复杂,少数人的观点认为,黄体酮会使胎盘长得过于牢固,在分娩时,胎盘不好剥离,可能是造成大出血的原因之一。

黄体酮属于激素,对胎儿有影响,可能可以使男胎女性化,女胎雌激素过高。但 WHO 认为,根据既往的证据尚不足以确认补充黄体酮有潜在危险, 所以那些补了黄体酮的准妈妈们也不必太担心。

但需要指出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用黄体酮治疗流产曾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做法,是随着医学科研的进步,主流医学界不再认为黄体酮可以防治流产,美国、日本等国早已把黄体酮可防治流产从药物说明书中删除。

image

更多信息

性激素检查能在门诊做吗?费用大约多少?

性激素检查一般是不需要住院的,在门诊预约检查即可进行。

费用大概 300 元。

检查性激素时,雌激素和孕酮的值很低,要不要补充雌激素和孕酮?

门诊中,有很多月经规律、排卵也正常的女性,在检查性激素时发现自己的雌激素(E2)和孕酮(P)值却很低,因此总是担心自己哪里有问题,是不是需要补充雌激素和孕酮?

雌激素和孕酮的值有周期性高低变化

与月亮阴晴圆缺周期类似,女性最大的生理特点就是会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雌激素和孕酮也是如此,这是正常情况。

1. 雌激素的变化规律

  • 月经规律、排卵正常的女性,有优势卵泡(即比较大的卵泡)前,雌激素的值都是比较低的,卵泡期一般不超过 75 pg/mL。

  • 随着卵泡的生长发育,雌激素开始逐渐增加。到排卵前的时候,雌激素达到第 1 个高峰(可达 200~600 pg/mL)。

  • 排卵后有轻度下降。

  • 到排卵后 1 周左右达到第 2 个小高峰(可达 100~300 pg/mL),随后再次下降至低水平。

2. 孕酮的变化规律

孕酮的值则是排卵前低,排卵后开始升高,如果没有怀孕的话,又开始下降。

雌激素和孕酮就是如此周而复始的变化 [1],如图所示。


图片来源:专家提供

月经期(卵泡期之前)检查的性激素,处于基础状态,所以都会比较低。这个时候的低是正常的,高了反而不正常。

所以月经规律、排卵正常的女性,一般无需补充雌激素和孕酮,不必过度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