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田建卿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11月05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7日
血清铁及其代谢产物检测是指对血清中的铁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进行测定,其结果可以提示贫血的类型、程度、指导治疗及评价治疗疗效,并可以提示某些疾病。
主要包括血清铁、血清转铁蛋白、血清总铁结合力、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和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六部分。
血清铁是指血清中与转铁蛋白结合的铁,可用于合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其含量不仅受到血清中铁含量的限制,还由转铁蛋白含量决定。
血清转铁蛋白是血清中能与 Fe3+ 结合的球蛋白,主要起转运铁的作用。
正常人血清中仅有 1/3 的转铁蛋白与 Fe3+ 结合,另有 2/3 的转铁蛋白处于未结合状态,血清总铁结合力是指每升血清中的转铁蛋白所能结合的最大铁量。
血清铁蛋白是去铁蛋白和铁核心 Fe3+ 形成的复合物。铁蛋白的铁核心 Fe3+ 具有强大的结合铁和储存铁的能力,其含量的变化可作为判断是否缺铁或者铁负荷过量的指标。
原卟啉与铁在酶的作用下形成血红素,当铁缺乏时,原卟啉不能形成血红素导致红细胞内的游离原卟啉增多。
无禁忌证,可适用于所有人群。
抽血前注意事项:
并发症较少,且大多很轻微。
只需重新穿刺抽血、拔针后及时止血即可。
血清铁正常参考范围:
但不同医院可能使用的设备不一样,以具体报告提供的参考范围为准。
且血清铁经常在变化,需要结合多项血清铁代谢指标综合判断。
血清铁增高常见于:
血清铁经常在变化,需要结合多项血清铁代谢指标综合判断。
血清铁减少常见于:
血清铁经常在变化,需要结合多项血清铁代谢指标综合判断。
血清转铁蛋白正常参考范围:28.6~51.9 μmol/L(2.5~4.3 g/L)[1]。
但不同医院可能使用的设备不一样,以具体报告提供的参考范围为准。
血清转铁蛋白增高常见于:
但仅这项指标变化,不能直接诊断,需要结合多项代谢指标综合判断。
血清转铁蛋白减少常见于:
但仅这项指标变化,不能直接诊断,需要结合多项代谢指标综合判断。
血清总结力正常参考范围:男性:50~77 μmol/L;女性:54~77 μmol/L [1]。
但不同医院可能使用的设备不一样,以具体报告提供的参考范围为准。
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常见于:
但仅这项指标变化,不能直接诊断,需要结合多项代谢指标综合判断。
血清总铁结合力减少常见于:
但仅这项指标变化,不能直接诊断,需要结合多项代谢指标综合判断。
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参考范围:33%~55% [1]。
但不同医院可能使用的设备不一样,以具体报告提供的参考范围为准。
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增高常见于:
但仅这项指标变化,不能直接诊断,需要结合多项代谢指标综合判断。
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减少,则常见于缺铁性贫血、慢性感染性贫血等。
但仅这项指标变化,不能直接诊断,需要结合多项代谢指标综合判断。
血清铁蛋白含量可准确反映体内铁贮存情况,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敏感指标。
正常参考范围为:成年男性:15~200 μg/L;成年女性:12~150 μg/L [1]。
但不同医院可能使用的设备不一样,以具体报告提供的参考范围为准。
血清铁蛋白增高常见于:
但仅这项指标变化,不能直接诊断,需要结合多项代谢指标综合判断。
血清铁蛋白减少,则常见于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慢性贫血、大量失血的病人等情况。
但仅这项指标变化,不能直接诊断,需要结合多项代谢指标综合判断。
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正常参考范围:
但不同医院可能使用的设备不一样,以具体报告提供的参考范围为准。
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增高,常见于:
但仅这项指标变化,不能直接诊断,需要结合多项代谢指标综合判断。
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减少,则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血红蛋白病、恶性贫血等。
但仅这项指标变化,不能直接诊断,需要结合多项代谢指标综合判断。
常见异常结果:
血清铁异常:
血清转铁蛋白异常
血清总铁结合力异常:
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异常:
血清铁蛋白异常:
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异常:
血清铁及其代谢产物检测的结果变化多样,信息量巨大,不同的组合提示的意义不同,在此不能完全列出。
具体的意义还需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其他化验检查结果综合考虑。作为非专业人员,我们需咨询相应专科医生。
可以。
对于缺铁性贫血,可以通过食用富含铁的食物和补充铁剂进行改善。具体的方式,可以点击缺铁性贫血饮食指南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