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避孕环
就诊科室:妇科
词条作者
苏畅

苏畅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审核专家
马从顺

马从顺生殖中心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11月01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7日

简介
适应证
禁忌证
注意事项
并发症
结果解读
更多信息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阴道避孕环是什么?

阴道避孕环属于缓释避孕系统。其原理是将避孕甾体激素装在载体上,制成环状放入阴道,每日释放小剂量的激素,阴道黏膜上皮直接吸收激素进入血液循环,从而产生避孕效果。

阴道环可由女性自行放置和取出,使用方便。

环的构型包括均质型、芯型、壳型、胶原带型。现一般应用直径 < 60 mm 的环,管断面直径 < 9.5 mm。

阴道避孕环有哪些种类?

释放单纯孕激素的阴道避孕环:

  • WHO 含左炔诺孕酮阴道避孕环(Varlevo-20 阴道避孕环):内含左炔诺孕酮 6 mg(Varlevo-20),每天释放 20 μg,环外径约 55.6 mm,粗 9.5 mm,核心直径 3.5 mm,至少可连续使用 90 天。
  • 美国人口理事会释放天然孕激素孕酮阴道环(Progering 或 Fertiring):每天平均释放 10 mg,可连续使用 3 个月。适用于哺乳期女性,可延长哺乳期闭经的时间,并且对婴儿不会造成任何不良影响。
  • 国产含甲地孕酮硅胶环(甲硅环):内含甲地孕酮 200 mg 或 250 mg,每日释放 100 μg,可连续使用 1 年。

释放雌、孕激素的复合阴道避孕环:

  • 左炔诺孕酮雌二醇阴道避孕环(LNG-E2 CVR):内含左炔诺孕酮 97~140 mg,雌二醇 46~66 mg,环有两种,外径 50 mm 与 58 mm,环断面直径 7~9.5 mm。
  • 依托孕烯炔雌醇阴道避孕环(Nuvaring):内含依托孕烯 11.7 mg,炔雌醇 2.7 mg。环直径 54 mm,横截面直径 4 mm。

阴道避孕环的避孕效果如何?

如果不能坚持使用、或使用方法不正确,会导致怀孕几率大增。据统计:

  • 使用含左炔诺孕酮阴道避孕环,怀孕几率为每年每 100 个女性中有 3.6 人。
  • 使用释放天然孕激素孕酮阴道避孕环,怀孕几率为每年每 100 个女性中有 1.5 人。
  • 使用含甲地孕酮硅胶阴道避孕环,怀孕几率为每年每 100 个女性中有 0.6 人。
  • 使用左炔诺孕酮雌二醇阴道避孕环,怀孕几率为每年每 100 个女性中有 0.7~1.8 人。
  • 使用依托孕烯炔雌醇阴道避孕环,怀孕几率为每年每 100 个女性中有 1~2 人。

总体而言,使用阴道环的避孕效果略差于绝育术、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剂,但优于避孕套、宫颈帽、杀精剂、体外射精等。

阴道避孕环有哪些优点?

  • 阴道避孕环具有缓释系统特点,整个用药期间血药浓度低而恒定,对机体全身影响较少。
  • 阴道黏膜吸收药物完全可靠,药物可避免先经肝脏代谢的首过效应,因而可减少用量,增强药效。
  • 生殖道局部释放药物达到附近靶器官,因此释药量低即可达到避孕效果,而不良反应减轻。
  • 单纯孕激素的阴道避孕环不抑制泌乳,药物进入乳汁极微量,对哺乳婴儿不造成任何损害。
  • 女性可以自行掌握,使用无不适,方便有效。

阴道避孕环有哪些缺点?

  • 可造成月经不规则出血,与孕激素水平波动有关。
  • 可能出现脱环,尤其多见于蹲式排便或腹压较大的重体力劳动者,如果女性没注意到,可造成避孕失败。
  • 可能刺激阴道黏膜,发生黏膜糜烂。
适应证

阴道避孕环适用于哪些人?

阴道避孕环适用于自愿选择这个方法避免怀孕的女性。

以下情况均不影响使用阴道避孕环:

  • 子宫内膜异位症;
  • 严重痛经;
  • 子宫肌瘤;
  • 良性卵巢肿瘤(包括囊肿);
  •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 宫颈外翻;
  • 卵巢癌;
  • 盆腔炎性疾病;
  • 宫外孕史及盆腔手术史;
  • 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
  • 正在使用广谱抗生素、抗真菌药、抗寄生虫药治疗(绝大多数抗生素不影响避孕环使用,但个别药物比如利福平、氯霉素等可能影响避孕效能);
  • 性传播疾病;
  • HIV 感染、艾滋病(但务必同时积极治疗疾病,并在性交时使用避孕套);
  • 血吸虫病等。

阴道避孕环哪些人不适合选择?

有相关禁忌证者,不宜使用阴道避孕环。禁忌证见下文。

此外,对于有阴道宫颈炎症、阴道前后壁膨出、子宫脱垂、尿失禁、反复泌尿系感染、重度便秘等疾病的女性,也不适于选用阴道避孕环。

禁忌证

阴道避孕环哪些情况禁止使用?

  • 怀孕。
  • 血栓性静脉炎或血栓栓塞性疾病、深部静脉炎或静脉血栓栓塞史。
  • 脑血管或心血管疾病。
  • 高血压,血压 > 160/100 mmHg。
  • 已知或可疑乳腺癌。
  • 已知或可疑雌激素依赖性肿瘤。
  • 糖尿病伴肾或视网膜病变及其他心血管病。
  • 良恶性肝脏肿瘤。
  • 肝硬化肝功能损伤、病毒性肝炎活动期。
  • 急、慢性肝炎或肾炎。
  • 产后 6 周以内母乳喂养。
  • 原因不明的阴道异常出血。
  • 吸烟每日 ≥ 20 支,特别是年龄 ≥ 35 岁者。
  • 部分恶性肿瘤、癌前病变。
  • 精神病。
  • 严重偏头痛,伴有局灶性神经症状。

阴道避孕环哪些情况时需要慎用?

  • 高血压,但血压 < 160/100 mmHg,如使用阴道避孕环,需定期监测血压。
  • 糖尿病,但不伴有血管性疾病,可使用阴道避孕环,但应严密监测有无出现血管性疾病。
  • 高血脂,可在监测下使用阴道避孕环或选用对血脂影响较小的配方。
  • 良性乳腺疾病。
  • 乳腺肿块,育龄女性的乳腺肿块多数为良性,可以应用阴道避孕环,但应尽早进行检查,明确乳腺肿块的性质。
  • 胆道疾病,宜在监测下使用阴道避孕环,因为有研究提示胆道疾病可能与复方避孕药有微弱相关性。
  • 胆汁淤积史,妊娠期胆汁淤积史。
  • 宫颈癌。
  • 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有限的证据显示,应用阴道避孕环不会加重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但使用阴道避孕环期间应定期监测。
  • 子宫内膜癌。
  • 年龄 ≥ 40 岁,由于心血管疾病危险随年龄而增加,使用阴道避孕环可能增加危险。
  • 吸烟本身即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年龄 < 35 岁吸烟者使用阴道避孕环,宜加强监测心血管疾病。
  • 严重偏头痛,但无局灶性神经症状。
  • 服用利福平、巴比妥类抗癫痫药。

阴道避孕环在哺乳期可以使用吗?

可以。

使用单纯孕激素的阴道避孕环不会抑制泌乳,药物进入乳汁极微量,对哺乳婴儿不造成损害。

阴道避孕环可以在没生过孩子的女性使用吗?

可以,未产妇、经产妇均可使用。

小手术,无长期不能活动的问题,能用阴道避孕环吗?

可以。

阴道避孕环流产后可以用吗?

可以在流产后马上开始用阴道避孕环。

阴道避孕环有下肢静脉曲张者能用吗?

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有多种可能。如果是由于静脉瓣膜功能出了问题引起的静脉曲张,不影响使用阴道避孕环;但如果是下肢深静脉血栓、血栓性静脉炎引起的静脉曲张,则不能使用阴道避孕环。

注意事项

阴道避孕环该如何使用?

  • 单纯孕激素阴道环多为连续使用,在月经第 5 天放入。根据载药量不同,使用期限不一,比如,WHO 的阴道环可连续使用 90 天,国产甲硅环可使用 1 年。
  • 含有雌、孕激素的复方阴道避孕环,为周期性放置,一般在月经第 5 天放入(Nuvaring 一般在月经第 1 天放入),放置 3 周,取出 1 周,取出期间可发生撤退性出血。使用期限因环而异。

阴道避孕环同房时需要取出吗?

一般阴道环在性交时不必取出,如感不适可以取出,在性交后不超过 3 小时再重新放入,不会影响其效果。

阴道避孕环意外脱落怎么办?

可用凉水或温水冲洗阴道避孕环,并在脱落 3 小时内重新插入阴道,不会影响避孕效果。由于温度高可使药物扩散增强,因此应避免使用热水冲洗。

阴道避孕环会因为运动而脱落吗?

不会。

阴道避孕环使用的同时,还能用卫生棉条吗?

可以用。

应先放入阴道避孕环,再放入卫生棉条。取出卫生棉条时有可能导致阴道避孕环脱落,要注意查看,脱落后要及时清洗干净并放回阴道(3 小时内)。

阴道避孕环会进入身体其他部位吗(比如子宫)?

一般不会,可安心使用。

阴道避孕环意外脱落超过 3 小时,该怎么办?

要更换一个新的阴道避孕环,同时要配合其他避孕方法(如避孕套),直到新的避孕环在体内放置时间超过 7 天,否则有怀孕风险。

更多注意事项,可参考阴道避孕环的使用说明书。

并发症

阴道避孕环可能会出现哪些不良反应?

  • 头痛。
  • 阴道异物感,性生活不适感。
  • 月经紊乱,包括经间出血、延长出血及大量出血,70% 发生在使用头半年内。
  • 阴道分泌物增加,阴道炎。
  • 胃肠道反应相对较少,最常见的为恶心,发生率约为 20%,主要出现在放置后 48 小时内,以后随使用时间延长而症状改善。
  • 脱落,生产次数多的人容易发生脱落。
  • 血脂异常,可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比值升高,主要见于释放单纯孕激素的阴道避孕环,停用阴道环后血脂异常可以恢复。
  • 有些女性在自行放置阴道避孕环时,可能会误放入尿道,导致尿急、尿频和盆腔痛的症状。
结果解读

无。

image

更多信息

阴道避孕环的避孕机制是什么?

根据含药种类、剂量,作用重点亦有所不同。

  • 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从而抑制卵巢排卵。
  • 影响精子运行存活,孕激素可以改变宫颈粘液性状与成分,使之不利于精子通过。
  • 阻碍受精卵着床,即使精子和卵子成功结合,持续的孕激素刺激还可使子宫内膜发生不利于受精卵着床的改变。
  • 抑制黄体功能,合成孕激素可能对于黄体有直接或间接的抑制作用,从而阻止受精卵着床或进一步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