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炜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田建卿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08月21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5年02月21日
血脂是指血浆中的脂质,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成分。
脂质本身不溶于水,必须和脂蛋白结合才能在血液中溶解和运行,运往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
脂蛋白主要包括 5 种:CM(乳糜微粒)、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IDL(中间密度脂蛋白)和 HDL(高密度脂蛋白)。
上述每一种脂蛋白都含有一定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LDL 含有大部分的胆固醇,VLDL 含有大部分的甘油三酯。
通过抽血的方式,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各种脂蛋白的浓度,即为血脂检测。
肝胆系统疾病、肾病综合征患者,需要常规检测血脂,协助诊断。
有不明原因的消瘦或进食情况差的人,需要检测血脂,评估有无脂质代谢紊乱。
血脂检测是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必查项目,用于判断胰腺炎的病因和结局。
血脂检测是常规体检项目,有助于早期识别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预测今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血脂检测的方式是抽血化验,几乎不存在禁忌证,不过抽血前要确保空腹。
空腹抽血检查。检查过程中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放松心情抽血即可。
抽血化验的检查方式基本没有并发症,极个别患者会发生抽血局部瘀斑,抽血后正确按压止血即可避免。
总胆固醇(TC)升高提示有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危险因素。
参考值:
但因为各家医院的检测设备有差异,可能参考值略有不同。以化验单标注的参考范围为准。
总胆固醇升高常见于:
总胆固醇降低常见于:
甘油三酯受饮食影响很大,为取得较标准的检测结果,一般建议空腹至少 12~16 小时之后采血。
参考值: 0.56 ~ 1.70 mmol/L
但因为各家医院的检测设备有差异,可能参考值略有不同。以化验单标注的参考范围为准。
甘油三酯升高主要见于:
甘油三酯降低主要见于:
脂蛋白主要包括 5 种:CM(乳糜微粒)、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IDL(中间密度脂蛋白)和 HDL(高密度脂蛋白)。
通常医生更关注 LDL 和 HDL,因为它们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
低密度脂蛋白 LDL:
参考值:
LDL 升高预示着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风险高,LDL 在参考值范围内越低越好。
LDL 升高可用于判断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还可见于遗传性高脂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胆汁淤积性黄疸、肥胖症等。
高密度脂蛋白 HDL:
参考值:
HDL 有助于身体清除胆固醇,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预示着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低,HDL 在参考值范围内越高越好。
HDL 降低多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急性感染、糖尿病、肾病综合征、使用雄激素、β受体阻滞剂、孕酮等。
载脂蛋白(apo)包括两类,apoA I 和 apoB
1. apoA I,参考值:
apoA I 主要是 HDL 中的蛋白质部分,具有清除脂质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以直接反应 HDL 的水平。本指标可用于预测评价冠心病的发病率,且较 HDL 预测更准确。
apoA I 减低可见于遗传性疾病如家族性 apoA I 缺乏症等,还可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慢性肝病、肾病综合征和脑血管病等。
2. apoB,参考值:
apoB 主要是 LDL 中的蛋白质部分,可直接反映 LDL 水平,其增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发生正相关,且在预测冠心病的发生风险方面比 LDL 和胆固醇更好。
apoB 增高多见于动脉粥样硬化、高 β-载脂蛋白血症、糖尿病、甲减、肾病综合征等。
apoA I / apoB比值:
这是判断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预测冠心病的危险性较胆固醇、甘油三酯、HDL、LDL更有价值。
参考值:1 ~ 2,apoA I / apoB 比值<1 提示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较高。
apoA I / apoB 降低多见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等。
很多人都不清楚自己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其实,针对不同风险的患者,LDL-C 只有目标值,没有所谓「正常值」。
只要降到目标值以下即达标,在目标值以上就还需要开始或者强化降脂治疗。
不同危险因素人群的 LDL-C 控制目标值如下:
· 极高危:LDL-C降至基线水平的50%以下,同时 LDL-C<1.4 mmol/L。
· 高危:LDL-C降至基线水平的50%以下,同时 LDL-C<1.8mmol/L。
· 中危:LDL-C<2.6 mmol/L。
· 低危:LDL-C<3.0 mmol/L。
同时,如果能将甘油三酯降至 1.7 mmol/L 水平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病疾病的风险。
正常人需要关注「正常人的参考范围」,即前文「低危」的范围。
如果检查没有发现异常,不必特地去调整(不必追求越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