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赵汝星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08月11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7日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主要由老旧细胞的核酸、其他嘌呤类化合物、食物中的嘌呤分解而来。尿酸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出体外。
人体中的尿酸,80% 来源于老旧细胞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20% 来源于富含嘌呤或核酸的食物。可见,饮食对体内的尿酸水平有影响,但影响并没有想象中大。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尿酸的产生和排泄基本上保持动态平衡,凡是影响血清尿酸生成和排泄的因素均可导致血清尿酸水平增高。
通过检测尿酸,可以及时发现高尿酸血症,并评估尿酸升高的可能原因,及时进行干预,避免发生痛风等疾病。
尿酸在 37 ℃ 的血液中的最高溶解度为 420 μmol/L,超过此值,尿酸盐极易析出结晶而沉积于组织,并引起炎症反应。例如,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即引起大家熟知的痛风性关节炎;沉积于肾脏,可引起肾结石、造成肾损害。
高尿酸除了与痛风密不可分,还常常与很多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高脂血症等)、慢性肾病、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同时存在。
体检时相对常见的是查血尿酸,需要抽取静脉血。
如果患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则建议血尿酸和尿尿酸两种都查一查,原因如下:
尿尿酸检测也有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是:
尿酸检测无禁忌证,适用于所有人群。
空腹 8 小时以上再抽血。一般是早晨抽血检查,检查前一晚 12 点以后就不要再吃东西,但可少量喝水(大约 50~100 mL 为宜)。
检测前建议避免摄入高嘌呤食物和部分可能影响尿酸排泄的饮品,这样检测结果更有意义,可以排除外源性干扰。高嘌呤食物包括动物内脏(肝、肾、心、脑、小肠等)、海鲜、肉汁或肉汤等。相关饮品主要包括果汁、玉米汁、饮料、酒类。
抽血前避免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可导致尿酸升高。
检查期间应该接受标准膳食:忌酒、停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例如利尿剂、他克莫司、乙胺丁醇、左旋多巴、苯溴马隆等)、避免高嘌呤饮食。
留尿前一天及留尿当天避免剧烈活动、大量出汗等。留尿期间不要喝咖啡、茶、可可饮料,也不要吃维生素 C 及小苏打。
如有腹泻、呕吐、发热、尿路感染或其他急性疾病,应改期检查。
不会。
血尿酸的常用检测方法有磷钨酸还原法和尿酸氧化酶法,磷钨酸法简单实用,但特异性差。
医院常用的是尿酸氧化酶法,正常范围是:
但每个医院所用试剂不同,参考范围也会有所差异。
血尿酸增高是由尿酸排泄障碍或嘌呤代谢紊乱引起,可见于以下情况:
尿酸排泄减少
尿酸生成过多
低尿酸血症为血清尿酸水平<2 mg/dL(119 μmol/L),可见于约 2% 的住院患者和<0.5%的正常人群。
低尿酸血症可能是由于尿酸生成减少、尿酸酶治疗引起尿酸氧化,或者因遗传性/获得性疾病导致肾小管重吸收减少,可见于以下情况:
遗传性黄嘌呤尿症、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缺陷、严重肝病、急性肝坏死、肝豆状核变性、家族性肾性低尿酸血症、Fanconi 综合征、烦渴多饮、恶性贫血、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妊娠、颅内疾病、药物影响[1,2]。
在接受标准膳食(忌酒、停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避免高嘌呤饮食)的前提下:
临床上可通过 24 小时尿尿酸或尿酸排泄分数来区分高尿酸血症类型(尿酸生成增多型、尿酸排泄减少型、混合型),用于指导临床选择降尿酸药物。
尿酸排泄分数 (FEur) 是指每单位GFR的尿酸排泄百分比,计算 FEur 有助于鉴别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尿酸盐生成过多还是由于尿液尿酸清除减少[1]:
尿酸排泄分数(FEUA)是由 24 小时尿尿酸排泄量计算得出的,FEUA =(血肌酐 × 24 小时尿尿酸)/(血尿酸 × 24 小时尿肌酐)。
FEUA 可以用于对高尿酸血症或痛风进行分型,提示机体尿酸的生成及排泄情况:
在接受标准膳食(忌酒、停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避免高嘌呤饮食)的前提下,尿尿酸检测可协助医生判断受检者的尿酸排泄是增多还是减少:
在接受 3~5 天等热量、低嘌呤膳食(每天接受含 1 g/kg 蛋白质的乳制品,忌酒、肉类、海鲜,停用影响尿酸代谢的药物)后,尿尿酸检测可协助医生判断,受检者的高尿酸血症是由饮食摄入嘌呤过多引起的,还是由自身产生尿酸过多引起的:
也可用 24 小时尿尿酸排泄量计算「尿酸排泄分数(FEUA)」,FEUA =(血肌酐 × 24 小时尿尿酸)/(血尿酸 × 24 小时尿肌酐):
一般数小时后可出结果。
大概十几元。
更多信息,可点击查看「高尿酸血症」了解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