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建卿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赵汝星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06月11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7日
甲状腺是长在脖子正前方的一个内分泌腺,它的主要工作就是「生产」甲状腺激素。说到生产,那就一定要有「原料」,碘就是生产甲状腺素的「原料」之一。当身体摄入碘后,甲状腺就会把大部分碘都摄取过去,这样留在甲状腺以外的碘就很少。
甲状腺「吃」碘的数量和速度与甲状腺的功能状态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通过了解甲状腺「吃」碘的状况,就可以判断出甲状腺的功能状况。比如真正意义的甲亢状态(甲状腺自身的功能过于亢进)下,甲状腺就会更快更多的摄取碘。而反之,在如炎症等其他异常情况下,甲状腺吃碘的能力就会下降。
我们日常接触或是摄入的碘是碘 127,它没有办法被我们检测到,不过它的同胞姐妹碘 131 能够释放出 γ (读音伽马)射线,我们使用特殊仪器就可以检测到。不管是碘 131,还是碘 127,在甲状腺「眼里」都一样,都会被贪婪地通通「吃」掉。因此我们在空腹的时候服用碘 131 后,其迅速经胃肠道吸收,随血液到达甲状腺而被甲状腺「吃」掉,碘 131 几乎全部都装在了甲状腺的「肚肚」里。这时我们可以通过使用专门的仪器对准甲状腺部位检测出碘 131 释放出来的 γ 射线,就能知道甲状腺「吃」碘的具体情况了,这就是甲状腺摄碘(131)率检查。
通过本项检查,可以获得甲状腺在不同时间的摄碘(131)率,这样就可以判断甲状腺的功能状况了。
比如当发生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甲状腺特别能「吃」碘,摄碘率就会升高;当甲状腺遭受了破坏,比如亚急性甲状腺时,甲状腺「食欲」减退,没有「胃口」「吃」碘,摄碘率就会明显减低。
如果近期做过放射性核素或造影检查者,应暂缓进行此项检查
如果有做过造影检查,使用了造影剂,泛影葡胺、碘海醇、碘克沙醇(主要是用于增强核磁检查、增强CT检查)需要等待 6~8 周以后才能进行本项检查,碘化油(目前很少用到)需要等待 1~6 个月后才能进行本项检查
如果做过核素显像,锝标记药物显像需要等待 1 周以上、碘及其标记药物显像需要等待 2 周以上才能进行本项检查
某些食物和药物可以影响甲状腺组织摄取碘 131,会影响甲状腺摄碘率的测定结果。
如果近期接触过以下因素,应提前告知医生,再决定是否检查:
在检查的当天,患者需要空腹,不能吃饭。
口服碘 131 胶囊后,需要继续禁食 1~2 小时。
检查时,分别在服药后 2 小时、4 (或 6 )小时和 24 小时回到检查室测定甲状腺部位的放射性计数。
医生会根据公式计算出不同时间段的甲状腺摄碘率,后续医生会以时间为横坐标、摄碘率为纵坐标绘制出一张摄碘率的曲线图。
进行甲状腺摄碘(131)率检查时所用到的碘 131 剂量是很小的,一般都不会导致身体的不适,也不会影响到周围的人,因此,进行本项检查后并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
建议检查后适当多喝水,多排尿,有助于排出放射性元素,进一步减小检查的影响。
进行甲状腺摄碘(131)率检查时所用到的碘 131 剂量很小,一般都不会发生并发症。
在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摄碘率在 24 小时内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24 小时达到最高峰。
一般 2 小时的摄碘率在 10%~25% 之间,4 小时的摄碘率在 20%~45% 之间,24 小时的摄碘率在 25%~65% 之间。
儿童及青少年的摄碘率高于成年人,年龄越小增高越明显。
吸碘率增高是指各个时间段的吸碘率大于正常值,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特点。
吸碘率减低是指各个时间段的吸碘率小于正常值,这是甲状腺炎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特点。
摄碘率曲线高峰前移是指吸碘率高峰(也就是最大值)出现在 24 小时之前,这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典型特点。
甲状腺摄碘(131)率检查报告中一般会有三种描述,吸碘率正常、吸碘率增高(伴有或不伴有高峰前移)、吸碘率减低。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者甲状腺摄碘率检查结果可表现为:
这些都是甲状腺摄取碘的能力增强、速度加快的表现。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甲状腺摄碘率检查结果可表现为「各点的摄碘率」低于正常值,这提示甲状腺摄取碘的速度下降、摄取量减少。
但也有部分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吸碘率表现为正常,这也是医生较少使用甲状腺摄碘(131)率这项检查来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原因之一。
急性或亚急性甲状腺炎,早期由于甲状腺受到大量破坏,甲状腺摄碘率可明显低于正常。
但此时由于原先储存在甲状腺里的甲状腺激素由于甲状腺遭受了破坏,这些甲状腺激素就如同「开闸放水」一般一下子大量涌入进了血液中,血液化验显示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增高,这种摄碘率减低、血液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称为「摄碘分离」现象,是急性或亚急性甲状腺炎早期的典型特征。
在疾病的恢复期,甲状腺摄碘率可正常或偏高。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或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患者,会造成甲状腺的慢性损伤和破坏,因此在病情的不同阶段,因甲状腺破坏的程度不一,甲状腺摄碘率可以表现为正常、减低或增高,但在疾病后期多数表现为减低。
导致单纯性甲状腺肿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长期碘摄入不足而导致的机体处于碘饥饿状态引发的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另一方面是由于青春发育阶段甲状腺出现不同程度的肿大,身体对于碘的需求增加,但摄碘率曲线形态均表现为正常,没有高峰前移,也就是吸碘率高峰多是在 24 小时出现。
服药后 24 小时是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回到检查室测定甲状腺部位的放射性计数,医生采集完相关的结果和数据,计算各个时间点的摄碘率后就可以出报告了。
一般来说患者最后一次检查完毕,稍等待一会儿,就可以拿到检查报告。
进行甲状腺摄碘(131)率检查不需要住院,通常在门诊进行检查。
检查费用在 80 元左右,可以用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