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许小兵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04月23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7日
CT 就是用 X 线对人体某部分进行断层扫描,获得人体被检查部位的断面图像,或者经处理后产生立体图像。腹部 CT 就是利用 CT 检查的方式协助诊断腹部脏器疾病的检查。如帮助了解腹腔脏器是否存在感染疾病,比如炎症,脓肿或者结核等;还可对腹腔是否存在占位性疾病, 如良、恶性肿瘤,提供诊断依据。
通过腹部 CT 检查,可以实现以下目的:
腹部 CT 检查目前有两种方式:平扫和增强。
平扫 CT:普通扫描是指不给静脉注射造影剂的扫描,通常用于初次 CT 检查者。CT 平扫最主要的是掌握各个不同部位或器官的厚度和层间距的选择技术。对腹部或盆腔检查前的常规准备应口服阳性造影剂使肠道非透性化。用造影剂标志胃肠道器官,使胃肠和实性器官的界限清楚。平扫容易漏诊病变密度与正常组织密度相近的情况。
增强 CT:指给静脉内注射一定剂量的造影剂,同时或紧接的进行 CT 扫描的检查方法。增强扫描可显示造影剂进入人体内后在各部位的分布,常依各个不同器官及其病变的内部结构的特点呈现一定的分布密度和形态,从而更清晰的显示病灶或明确病变的性质等。图像空间分辨力不如 X 线图像高。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多需借助腹部 CT 检查来明确诊断:
对于诊断肝胆脾胰,肾脏、肾上腺、输尿管、膀胱、睾丸、子宫及其附件疾病有一定的优势。
对判断占位性病变的部位、大小,和临近组织的结构关系,以及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显示炎症性病变和外伤性病变,可以有效地明确诊断。
由于 CT 检查的辐射性,所以,对于腹部疾病,除非患者有适应证状才可进行 CT 检查;目前有相当数量的成像检查是不必要的。
有以下情况者,禁止进行腹部 CT 检查:
首先医生需要向患者确认申请单信息,包括核对患者姓名和检查部位,了解相关病情,是否怀孕,明确检查目的以及要求;
对患者进行耐心的解释说明和必要的嘱咐,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去除患者的全部金属饰物,避免伪影干扰;
对于无法配合的患者,如婴儿,昏迷的人,如有必要,需要提前给予镇静剂;
需要接受增强 CT 的患者,必须要家属在同意接受碘造影剂检查说明书上签字;检查前,病人通常需要喝下 2% 的含碘对比剂的水溶液,是为了让对比剂充盈肠道,减少肠道积气造成的伪影。在肠道充盈的时候,也可以对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便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检查前 4 小时禁食、禁酒及饮料、禁输葡萄糖,避免剧烈或长时间运动
检查时需要听从技术人员的指导,保持体位不动,以平静呼吸、屏气、不吞口水、不眨眼睛等方式配合检查;
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如生殖腺,甲状腺等;
CT 机上配有对讲机,在检查中如有不适,或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
检查结束后,患者需等候通知,待医生确认再离开。
如果有造影,尽量多喝水,加快造影剂排泄。
对于给予对比剂者,应在检查后在检查区观察 15 分钟再离开,以免发生迟发型的对比剂过敏,如荨麻疹等。
疲劳乏力和眩晕:鉴于某些患者因为病情需要在短时间内多次进行 CT 检查导致白细胞降低引起。尤其是身体虚弱的患者。建议尽量与医生多沟通,避免短期内多次进行检查;
癌症、智力下降、遗传性疾病:比较罕见。建议患者不能因为怕 CT 对身体有伤害而抗拒检查,这样不仅不利于医生对病情做出判断,也会让自身得不到精确治疗。
通常检查报告在检查结束后 2 小时内可以拿到,急诊检查后半小时可领取报告。如发现疑难病例,或者需要请专家会诊,会适当予以延迟出报告的时间。
肝脏:肝实质密度均匀;肝血管表现为肝内条状,分支状或圆点状低密度影,越近肝门区域和下腔静脉区越粗大;肝内胆管不显示。增强 CT 则显示肝血管和实质明显强化,密度升高。肝区分段则按照 Couinaud 分段法。
胆囊:肝内胆管正常情况下不显示,肝总管通常表现为肝门区环状影。胆总管表现为胰头的环状影,位于下腔静脉前方。胆囊呈圆形或卵圆形,胆囊壁光滑,超过 3 mm 为异常增厚。
胰腺:多呈向前弯曲的带状结构,表明光滑,密度均匀。胰头 3 cm, 胰体 2.5 cm, 胰尾 2 cm, 主胰管体部不超过 3 mm.
脾脏:密度均匀,长轴相当于 3~5 个肋单元。
肾脏:平扫肾实质密度均匀一致,增强 CT 显示肾实质和肾髓质明显强化。
可以。腹部 CT 检查分为门诊,急诊和住院患者检查三类。门诊患者可行顺延预约制。急诊患者需要视病情需要而定。
一般腹部 CT 检查的价格多在 500 元左右,但是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价格有所区别,具体可咨询就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