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算中等强度运动?什么又算高强度运动?
我们经常听到“中等强度运动”“高强度运动”等词汇,那么,什么算中等强度,什么又算高强度运动呢?
运动强度是指运动对人体生理刺激的程度。可以用心率、自觉疲劳或者代谢当量MET(梅托)或者最大吸氧量VO2max等来表示。
中等强度运动时的心率大约是最大心率的60-70%。
最大心率=220-39=181,181的60-70%是109-127,也就是我运动时的心率在每分钟109到127时的运动是中等强度的运动。
这是一个相对的判断方式。因为跟我一样年龄的人,我们的具体情况还是会有差别。
目前市面上有心率带、心率手表和心率手环等可以随时测量运动时的心率。
从自觉疲劳程度来判断,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时,会稍微感觉有些累。
代谢当量常用MET梅托来表示,1MET表示每千克体重每小时消耗1千卡能量。
中等强度的运动,吸氧量在最大吸氧量的40-60%。
中等强度的运动,有快速步行、跳舞、休闲游泳、打网球、做家务、拖地板等,常用快走作为代表,中等强度的下限速度是每小时步行4公里。
高强度运动,比如跑步、健身操、快速蹬车、比赛训练等。
了解了中等强度运动和高强度运动,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每天或者每周运动多少比较合适。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运动,累计150分钟以上。至少隔天1次。成年人可以选择快走、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跳舞等运动方式,老年人可以选择中速走、乒乓球、羽毛球、游泳、广场舞等。
2020年11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最新的《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
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周应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75-150分钟较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或两种强度有氧运动的等效组合。建议儿童和青少年每周平均每天进行60分钟的中等至较高强度的有氧运动。该指南还建议所有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定期进行肌肉力量训练。此外,建议所有年龄段的人群均减少静坐少动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