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后脓鼻涕一直流,当心急性鼻窦炎!
妈妈说:孩子「感冒」老好不了,黏黏的鼻涕老还有,还伴有鼻塞、咳嗽,你还以为这还只是「感冒」而已吗?
这时候,可能需要带孩子去检查一下了,看看孩子是不是得了急性鼻窦炎。





感冒的病程大约是这样的
大部分「感冒」一开始时会有流鼻涕,刚开始往往是清澈水样的,即「清涕」,随着病程的发展,鼻涕会慢慢变粘稠,稠厚不透明,甚至是脓黄涕,之后鼻涕就变没了,有时候鼻涕又可能会转为清涕或呈粘白状,然后就开始消失了。
鼻涕由清到脓再变清,是大部分病毒性「感冒」的自然过程,这个过程大约有 5~7 天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面,如果体温不曾在 39 ℃ 以上,并且没有流脓涕或者出现其它症状,是不需要用抗生素也能自愈的。
有些「感冒」在发病初期孩子体温就在 38 ℃ 以上,发热一般会持续 1~2 天的时间,然后会自然消退;如果是流感,那么发热可能会持续 3~5 天,甚至一周。
热退后,其他的「感冒」症状如流鼻涕、打喷嚏、鼻塞、咳嗽等会开始增多或加重,一般在病程的第 3~6 天达到高峰,第 5~7 天左右「感冒」症状开始缓解。
有些孩子可能在 10 天以后还会有些轻微的「感冒」症状,比如偶尔有点流少量的鼻涕或一天到晚就一两声的咳嗽,不影响吃喝拉撒睡,一般会自行慢慢好转。


急性鼻窦炎的表现
持续的鼻窦炎:是最常见,指任何性状的鼻涕(清的或浓稠的)或日间咳嗽或者两者都有,持续超过 10 天,既没有加重,也没有好转。
严重的鼻窦炎:指一开始就表现为持续的脓黄鼻涕并且持续高热,具体来说就是,体温在 39 ℃ 以上且超过 3 天。
逐渐加重的鼻窦炎:刚开始只有病毒性「感冒」的症状,「感冒」症状有所好转后,并发了细菌感染,使得「感冒」症状复又加重,比如又开始发热了,体温飙到 38 ℃ 以上,或是鼻涕、咳嗽等重新出现,而且有加重。

得了急性鼻窦炎要不要用抗生素?
如果对使用抗生素还有疑虑,那么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继续观察 3 天的治疗措施。如果在这3天中症状有加重,那么就要把抗生素用上去了。
但是,如果是严重的或是逐渐加重的鼻窦炎,那么应该尽早使用抗生素治疗,以尽快改善鼻窦炎的症状。

使用抗生素也有风险
一旦开始使用抗生素治疗,便要考虑到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比如:
呕吐;
腹泻;
胃部不适;
皮疹;
过敏反应;
真菌感染;
……
此外,不规范或者疗程不够的抗生素治疗,也可能会导致身体生出耐药菌,为以后的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怀疑得了急性鼻窦炎,可能会做这些检查
鼻内镜检查:可以为诊断鼻窦炎提供有力的线索,但有些孩子因年龄较小等关系,不能很好地配合;
鼻窦的细菌培养:一般没有并发症的细菌性鼻窦炎没必要做,但对于鼻窦炎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或者有免疫缺陷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这个检查有必要做;
拍片子:这项检查可能有助于判断在普通「感冒」后出现持续的症状或者加重的症状是否是鼻窦炎,但不能鉴别是病毒性鼻窦炎还是细菌性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有标准
反复发作的急性鼻窦炎是指,鼻窦炎的症状持续时间少于一个月(30 天),并且期间至少有 10 天以上没有症状。
有些专家认为,一年至少要发作 4 次以上,才能诊断为「反复发作的急性鼻窦炎」。
相应地,还有「慢性鼻窦炎」的概念:指咳嗽、鼻涕或鼻塞等症状至少持续 3 个月(90 天)。

频繁地使用抗生素有可能会加速耐药菌的出现。目前还没有系统研究可以证实,哪种预防措施能有效预防鼻窦炎的反复发作。
所以,我们不推荐盲目地延长抗生素的用药时间来预防鼻窦炎的复发。
作者: 曾晓明
丁香园独家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123rf.com.cn
参考文献:
Richard R. Orlandi, MD, Todd T. Kingdom, MD, Peter H. Hwang, MD ,et al.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Statement on Allergy and Rhinology :Rhinosinusitis,;International Fourm of International Vol.6,No S1,February,2016, S171-S173
Shaikh N, Hoberman A, Kearney DH, et al. Signs and symptoms that differentiate acute sinusitis from viral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Pediatr Infect Dis J. 2013;32:1061–1065.
AAP ,2013-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bacterial sinusitis in children aged 1 to 18 years,Pediatrics 2013;132;e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