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法医如何鉴定一个人是怎么死的?

法医题图2900500.gif

法医是什么样的职业?恐怖、神秘、重口味儿?

法医是群什么样的人?冷血、敏锐、够大胆儿?

「每天与尸体打交道」,应该是绝大多数人对法医的印象。因此法医常被称为「尸语者」「死者代言人」。他们需要从死者身体的蛛丝马迹中,发现线索,还原真相。

法医CSI剧照.gif

《CSI》剧照

看过美剧《犯罪现场调查(CSI)》,或是港剧《刑事侦缉档案》的读者可能会问,是不是法医都像剧中人物一样,潇洒帅气又洞若观火,谈笑风生间就将案情查个水落石出?

实际上,法医常常需要上山下水,忍着尸臭解剖,冷静地在常人看了会产生严重生理不适的「材料」中寻找线索。过程也不像剧中那样利落,遇到复杂的案件,需要一遍遍细致地检验、推理和确证。

那他们究竟有哪些方法来判断说这个人是为什么死的?

解剖尸体、制作切片

这是通常大众印象里,法医干的事情,在法医的专业里,被细分为法医病理学的工作。

他们会解剖尸体,查找死亡原因。必要时留取尸体标本,做成病理切片,在显微镜下,详细探明死亡原因。

比如水中发现一具尸体,到底是溺亡还是其它方式死亡后被抛入水中?

法医们一般会通过检验死者手中和指甲中的异物判断死者在水中是否曾剧烈挣扎;解剖观察呼吸道内是否存在白色泡沫,消化道中是否存在大量的溺液,判断死者在水中是否存在呼吸;内脏器官的硅藻实验检测,更是判断生前还是死后入水的重要手段。

化验 DNA 等生物信息

除了尸体本身,法医们还会对一些可能和案情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取证。比较常用的是使用生物科学技术,进行案件中与人体有关的生物检材的鉴定。

从死者指甲里残留的皮屑、窗台上残留的一滴血渍,或是唾液、毛发、精斑……中提取 DNA,从而锁定犯罪嫌疑人。

进行中毒检验,提供破案线索

在怀疑中毒的案件中,法医们会通过一些实验,来调查毒物的种类、来源、中毒剂量、中毒方式等等。

法医显微镜.gif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专业的法医,会通过骨骼、毛发等,进行种属种族鉴定,年龄、性别、身高及容貌的推断;或者利用昆虫等小动物,对死亡时间、地点进行推断。

以法之名,以医为技

洋洋洒洒说了这些,是想让读者们对法医这一职业和这样一群人有一点小小的了解。

其实无所谓神秘或勇气,本就是一种职业,或许再加上一点执着的心意。刀起刀落间,不过是以「法」的名义,去寻找一个叫做真相的东西,以「医」的技术,去帮助冤魂安眠九泉。愿这群人手中锃亮的解剖刀,能照亮一点黑暗。

每一份鉴定书,每一个字,都要经得起反复推敲质证,因为它们事关重大。事莫大于人命,罪莫大于死刑,明辨是非曲直,唯证据说话。

这始终是一代又一代法医人的信条。这也是他(她)们能为死者代言的原因和底线。


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 《CSI》剧照

科普文章

用最少的钱,吃最多的小龙虾肉!
又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我们的晚(ye)饭(xiao)大概也变成这样:图片来源:网络无论你去店里还是点外卖,都会遇到一个两难的抉择:到底买多大的!图片来源:网络特大小龙虾看起来更多肉更好吃,但普通小龙虾看起来更划算;6 块钱一只和 2 块 6 一只,到底能多吃多少?怎么买怎么吃不浪费?这笔帐是要好好算算的!作为严谨、求是以及试图探寻一切真相(qiong)的研究所,决定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为了让项目更高
这种好吃到嘬手指的夜宵,热量竟然超低......
又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朋友圈已经沦陷在小龙虾里:图片来源:自己做的忍不住偷吃了一斤小龙虾后,是不是后悔不迭减肥计划又泡汤了?嘿,还真不一定!小龙虾的热量惊掉你的下巴……一斤小龙虾都有啥?首先帮大家回顾下,之前我们邀请法医解剖小龙虾的一些关键点:图片来源:自己拍的一只小龙虾可以吃的部分占 28%(虾脚肉、黄、虾尾)虾脚里的肉重量大约是虾尾肉的 45%如果没有吃脚,虾尾只占总重量的 16%也就是说,你
吃小龙虾到底胖不胖?我们连麻辣的都算了一下……
又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朋友圈已经沦陷在小龙虾里:图片来源:自己做的忍不住偷吃了一斤小龙虾后是不是后悔不迭减肥计划又泡汤了嘿,还真不一定小龙虾的热量惊掉你的下巴一斤小龙虾都有啥?首先帮大家回顾下,去年我们邀请法医解剖小龙虾的一些关键点:图片来源:自己做的一只小龙虾可以吃的部分占 28%(虾脚肉、黄、虾尾)虾脚里的肉重量大约是虾尾肉的 45%如果没有吃脚,虾尾只占总重量的 16%也就是说你觉得自己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