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痘痘患者都叫自己“油敏肌”?答案是……
每当换季时,敏感性皮肤的朋友们都苦不堪言。轻则泛红、发痒、干燥、脱皮,重则出现皮疹、瘙痒……
敏感性皮肤的成因很多,除了天生皮肤较薄和一些皮肤病(玫瑰痤疮、痤疮、过敏)之外,化妆品、护肤品使用不当或错误的护肤方法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如过度去角质等)。
很多人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敏感性皮肤。但是不管何种原因,平时敏感性皮肤要更注重护理。
敏感性皮肤
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很多人会和皮肤科医生抱怨:
明明是好好的皮肤,有时会瞬间化身「林黛玉」,受一点刺激就翻脸,想伺候好它还真是「臣妾做不到啊」。为什么皮肤就是这么「难伺候」呢?
这时候,皮肤科医生要告知敏感性皮肤的原因啦:
在 21 世纪初,敏感性皮肤是「皮肤对各种外源性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因素存在的一种高反应状态」。
这种情况有时候是与生俱来,但更多时候是后天形成的。
我们没法改变与生俱来,但如果你能够了解其它信息,对于敏感性皮肤的控制和维稳还是很有价值的:
- 你的父母或一级亲属,是否有皮肤疾病或者其他过敏性疾病?
- 你的婴儿期是不是生过湿疹?儿童期是否有过皮肤疾病困扰?对于评估您的敏感体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选项;
- 你是否有其他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嗜酸性粒细胞肠炎等。
- 你的皮肤是否是容易干燥?尤其在寒冷的冬季?
了解先天因素时,也别忘了后天因素:
- 是否伴有其他系统性疾病?某些疾病容易引发皮肤敏感问题:如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等;
- 皮肤疾病引发皮肤屏障损害,即便治疗好也会出现皮肤敏感程度提高等情况,如特应性皮炎、银屑病、脂溢性皮炎等;
- 环境因素:风吹日晒、污染物、气温湿度等,都可能对于皮肤屏障造成损害;
- 其他混杂因素:比如有皮肤疾病不就医、乱用药膏;护肤过于频繁,不管什么网红产品想都不想就往脸上抹,频繁使用清洁产品,越用越干还不罢手;熬夜不睡觉,皮肤自然更加敏感;不好好吃饭,不控制糖的摄入,这些都是皮肤状况发生改变,并且进阶成敏感性皮肤的重要参与因素。
只有干性皮肤,
才会有敏感性皮肤的困扰吗?
这个问题,在门诊痘痘或脂溢性皮炎的患者特别常见。
认为自己脸上已经很油腻了,再涂抹保湿霜岂不是把脸上的菌喂养得更「肥肥的」?自己油性皮肤就是很耐受的,没有像干性皮肤那么脆弱?
这是典型的「五十步笑百步」。
然而,虽然痘痘患者脸上的油脂多,但这并不代表水分含量也很高…… 最要命的是,痤疮患者的经表皮失水率(皮肤屏障的重要参数)指标也同样升高,与干敏皮的情况不相上下。
所以,皮肤科医生其实也很赞同有些痘痘患者把自己叫做「油敏肌」。
痤疮的油脂结构和正常人不完全一样,如过氧化鲨烯、蜡酯、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增加、亚油酸含量降低……
简单来说就是,此「油」非彼「油」啊!
而且,痘痘治疗过程中会有外用药、口服药和其他治疗。在这样的治疗过程中,皮肤很容易干燥、脱屑和泛红。所以这种敏感的状况,会一直陪伴着油性皮肤哦。
因此,对于油敏肌肤的人,皮肤科医生有以下几点需要「敲黑板」:
- 尽量选择不致痤疮 / 粉刺的保湿霜;
- 购买前注意产品是否有相关人体试验,这是金标准;
- 建议使用含有神经酰胺的保湿霜:作为最接近你皮肤本身油脂的一种成分,适合你长期使用;
- 避免含有矿物油或凡士林之类的保湿成分,它可能会加重痤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