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为什么宝宝看起来像斗鸡眼?是斜视吗?怎么判断?

很多宝爸宝妈发现,宝宝生下来就有点「斗鸡眼」。有些宝宝长大后自然就不「斗」了,但是有的宝宝「斗鸡眼」一直存在。其实,在咱们中国宝宝中,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常常被误认为是「内斜视」,弄得全家人都非常紧张。

为什么会这样?到底这是斜视吗?自己能判断吗?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叫斜视,真正的斜视是什么样的?

斜视,是两个眼睛的目标不一致

我们以最常见的共同性斜视为例。共同性斜视是指两个眼睛不能同时注视物体,往往是一只眼睛在看东西时,另一只眼睛没有正常注视,存在偏斜的情况。并且,正常眼和不正常眼,可以是不固定的——比如,同一个人,他刚才是右眼正常,左眼斜的,现在也可能变成右眼是斜的、左眼正常了。

也就是说,两只眼睛不能正常协调工作,各自为政。不过,它们单独工作的能力还是有的。于是,大脑会每次选择其中一个眼睛来看东西,另一只眼睛就随它去了。只要有一只眼睛能正常工作,大脑就不会放弃,所以很少出现两只眼睛同时偏斜的情况。

生活中我们面对一个斜视明显的人,会有这样的感觉:这个人好像眼睛不对劲?他明明在看我,但是又感觉有只眼睛没在看我?

所以,如果宝宝看大人时候两个眼睛是同时在注视的,而不是其中一个眼睛像「走神」那样的,就可能不是真的斜视。

宝宝「斗鸡眼,很多是「内眦赘皮」导致的错觉

内眦赘皮,这是亚洲宝宝很常见的一种外观,表现为遮盖内眼角的皮肤皱褶。长什么样呢?看看我和娃的对比图就知道了:

很多中国宝宝都是这样,内眼角被皮肤遮挡、鼻梁很矮、两个内眼角之间的距离显得很宽。内眼角如果只能看到黑眼珠(即角膜),就像「斗鸡眼」了。如果您家宝宝也是这样,可以轻轻捏起鼻梁处的皮肤再看看,是不是感觉内眼角的眼白露出来了,眼睛外观正常很多了?

所以,我们在判断斜视的时候,不需要看黑眼珠和眼皮之间的相对位置,这样很容易有错觉。在这种错觉下,家长往往感觉宝宝两只眼睛是同时「斗」的,这也和我们刚才提到的斜视一般不会两只眼睛同时斜的原理相悖。

判断斜视,我们只需要看两个黑眼珠的位置正不正,能不能一起协调工作,就可以了。

怎么判断有没有斜视呢?

其实方法很简单,即使来眼科面诊,医生的首选判断方法也是这样:用一个点光源照照就可以了,利用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中学物理有没有忘记?)

生活中常用的点光源有手机的手电筒功能、小笔灯、带小灯泡的玩具等。

将点光源放置在孩子眼前大约 30cm 的位置,同时逗逗孩子,让孩子注视灯光。这时候,灯光在孩子的两只黑眼珠(角膜)上会出现相应的反光点,我们需要观察两只眼睛的反光点是不是同时在黑眼珠的正中央。注意了,要同时,也就是那一瞬间的判断。

用图片给大家解释一下:

有个别斜视角度很大的宝宝,甚至会出现一只眼睛的反光点已经超出了黑眼珠的范围,打在外侧眼白处。

这方法可以在家多次尝试,可能比仅仅一次医生面诊的判断更准确些,毕竟孩子面对家长时更放松。最好挑孩子清醒、心情好、配合程度好的时候来进行。

另外,给孩子多拍几张照片或视频,也可以进行初步的判断。建议开闪光灯在各种距离(比如 30cm,1m,5m )拍几张,模拟点光源的作用不必担心开闪光灯拍照对孩子眼睛有什么不良影响,这说法是没有依据的。

不过有时侯开闪光灯拍照会拍出「红眼」,这其实是光线直照眼底出现的正常颜色。这样就得多次尝试,选择没有“红眼”的图像。即使不开闪光灯拍照,孩子角膜上其他灯光或自然光线的反光也能帮助判断的。还是以我和娃的照片举例:

如果光线从侧面打来,反光就不在角膜正中央,但如果在两只角膜的相同位置(比如都在右上方),说明两个眼睛是协调一致的。当然了,这个方法不太准,只能作为初步判断使用。真正到医生那儿检查的话,还是需要孩子注视灯光的,同时医生还会进行遮盖试验和眼球运动检查,辅助判断。

另外,婴幼儿屈光度筛查常用的仪器——视力筛查仪,也有筛查斜视的功能。其实仪器判断斜视也是基于对眼球外观的图像分析。这方面,AI有很大优势,比医生判断更准确。

内眦赘皮要紧吗?需要处理吗?

孩子长大后,皮肤「长开了」、鼻梁长高了,内眦赘皮很多都会好转。万一长大后还是有一点赘皮,也不必担心,不会影响看东西,等到成年后做个开眼角的整形手术,就可以改善外观。

需要在儿童时期甚至婴幼儿时期就积极手术的情况,大多是内眦赘皮合并有严重的倒睫、上睑下垂、小睑裂综合征等情况。这些情况常规儿保或眼科体检能发现,细心的家长也能自己观察到的。

疫情没结束,大家当然不想折腾孩子去医院,我认为一般的内眦赘皮确实也没必要来医院。所以,方法已经告诉大家,能不能 get 到要靠自己学习能力,能不能实施也需要看孩子配合程度。觉得还是没把握的,就拍多些图片进行线上问诊,或直接面诊吧。

要注意的是,斜视中有一些特殊类型是上述方法也容易误判的。并且,斜视更多是后天发生的,所以,现在不斜,不代表以后也不斜。还是要定期到眼科检查哦。

如果孩子真的有内斜视,咋办?且听下回分解。A

首发于公众号:罗荃聊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