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护肤秘籍# 你多余的每一个步骤,都在为烂脸投票

身在化妆品行业中会被反复洗脑:「护肤不能一味追求结果,仪式感也很重要」,我们所熟知的晚间基本护肤流程流程包含:卸妆 — 洁面 — 爽肤水 —(前精华)— 精华 — 眼霜 — 乳液 — 膏霜这 6 至 8 个步骤,白天还要再加上防晒和化妆。

这还没算上面膜,美容仪,美容油等等这些 「无处安放」 的新花样。


 

不过作为实用主义至上的工科男,实在没办法去身体力行地每天早晚完成这 6 至 8 个护肤步骤。就如同传统的中国人,无论如何也是接受不了用餐仪式极强的 13 道法式大餐的。以至于如今经过改良的法餐仅有 3 至 5 道餐食,也不需要花一整晚品用了。



同样,对于护肤步骤而言,是否也能把复杂的护肤仪式精简?

今天我们就来从成分和功效上分析一下,这些步骤里面哪些是真正管用的程序,哪些是然并卵的纯仪式感。

 

 

洁面产品

相信大家对过度清洁这概念并不陌生,我们的脸并非可以越洗越健康。

事实上皮肤中的脂质,乃至皮肤表面的微生态,都会对皮肤稳定起到保护作用,反复的过度清洁有可能导致细胞间脂质流失,损害屏障功能,也有可能破坏皮肤微生态的平衡。

而关于正确的清洁程序,我的建议是尽可能一步搞定,不仅是因为叠加的清洁成分会对皮肤造成损害,同样反复揉搓也会导致冒痘痘(参考机械力痤疮)。



如果画的是淡妆或是防晒,那么普通洁面产品就足以满足清洁的需求了。还不放心的话则可以使用胶束卸妆水,卸妆能力不错,对付淡妆和防晒绰绰有余,不过卸妆水一般要用到化妆棉,建议手法要轻柔。使用后用清水冲掉就好了,也不会有什么残留感。



如果画的妆比较浓,尤其是眼唇妆,那么洁面和卸妆水可能就力不从心了,这个时候会需要溶妆能力更强的产品。

我建议用自乳化能力好的卸妆油,所谓 「自乳化」 就是遇水会自动变白,而不是飘在水面上,冲水后残留感比较低,这样就没必要再用一次洁面。现在产品里的自乳化技术和更高级的 D~Phase 技术基本都能做到很低的残留感,避免二次清洁。

 




意义不大的爽肤水

很多人认为用爽肤水就是在给肌肤补水,可事实上水是 「补」 不进去的,无论你拍得多用力,绝大部分的水分都会蒸发掉。



角质层不是棉纸做的,不会随便就吸水,皮肤里的水分含量是由保湿因子决定的,爽肤水里的保湿因子并不会比精华或面霜里的多,所以说到补水能力就更差了。

但在使用当中为何会让我们产生补水的错觉呢?

这就要从前一步的清洁说起,在洗面奶的配方选择还没有那么多的时候,绝大多数洗面奶都是皂基的,皂基的特点是碱性强,洗完后皮肤紧绷,这个时候用一点弱酸性的爽肤水会很舒服,紧绷的拔干感会消失,感觉上好像是在 「补水」 了。


 

事实上,如果你的洁面步骤没有留下紧绷的大干皮的话,那么拍水这一步就是仪式感大于实用了,因为没什么功效是肌底液和精华替代不了的。

 


功效重叠的肌底液和精华

功效成分在肌肤表面的渗透率,除了跟成分本身的性质(分子量,极性)相关之外,和配方载体的流动性也有很大的关联性。

简单来说就是,配方本身流动性越好,活性物质越容易渗透进肌肤。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功效型的护肤品都选择精华或肌底液的形式,流动性好,又比爽肤水厚一点,好维持活性物稳定。

单从成分上讲,肌底液和精华其实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肌底液的出现标志了化妆品界的关注点从单纯的功效成分转向了功效成分在肌肤中的利用率。肌底液中通常搭配的都是分子量较小的活性成分,和一些促进渗透的辅助成分,粘度往往较低,使用后残留感低,吸收感非常好。


比较最有名的代表:

 


除此之外,精华和肌底液之间没有什么严格的界定,一款精华同样可以做得薄如无物,例如资生堂著名的红腰子,产品本身呈半透明的白色,看起来比小黑瓶的质地厚重一点,但是一抹化水,又轻又滑,没有半点黏涩,打几个圈就没了,留下的肤感也只有一丝淡淡的丝绒,即不油腻,也不干涩,可以让人很放心地用后续的产品。



总结一下肌底液和精华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叠加,但是并非必要。

例如现在炎炎夏日,大家都想要清爽的产品,那么在满足抗衰老和紧致需求的前提下,前面两款产品就是这个季节很理想的精华,只要后面跟上保湿的乳液和防晒,一个夏天会过得清清爽爽。

 


二选一的乳液和面霜

无油不保湿,光靠水溶性的甘油和透明质酸是没办法满足肌肤的保湿需求的。我们的肌肤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除了甘油,氨基酸,尿素,乳酸盐类这些天然保湿因子之外,还会分泌皮脂来锁住水分。显然在前面几个步骤中,保湿油脂是缺乏的,所以需要乳液和面霜登场。


 

单纯从油份的比例上来说,是区分不了乳液和面霜的,一款看起来不怎么厚重的乳液,油份含量也有可能超过 40%,高于不少面霜。

这俩真正的区别是什么?

首先是前面提到的,输送活性成分需要流动性好的配方作为载体,所以在脂溶性活性成分的传导方面,流动性好的乳液是有优势的。

但面霜就一无是处吗?面霜和乳液在成分上比较显著的差别主要是体现在固体油脂(蜡)的含量上,流动性低的蜡在皮肤上存在的时间比较久,所以保湿效果比较长,同时又不会像液体油脂那样产生油滑或是油亮效果。故此在天气干燥的季节使用面霜,既能持久保湿,又不会显得油腻。

保湿性好的乳液和面霜,选其一就好,没有特别需要不用叠加,干燥的季节与其涂大量油腻的乳液,不如换成厚一点的面霜。

本人作为配方师今天冒着被品牌爸爸们集体约喝茶的风险,为大家扒了这么多不十分必要的护肤步骤,希望能为大家日常护肤提供专业建议用以参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减少大家每天花在护肤上不必要的时间,并帮助大家节省口袋里的用于护肤的银子。

总结一下,一是希望大家减少不必要的步骤,二是少花点冤枉钱买更精准的产品,精简护肤,理性与仪式感并存,才是真的会护肤。

 


作 者 卷福酱

编 辑 祖小漫

审 稿 言安堂肌肤管理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