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皮肤PH值那点事
弱酸性的护肤已经不是什么新鲜概念,刷酸虽然不是为了改变皮肤PH值,但也能归在酸的化妆品里。1928年皮肤PH值就已经被测量,当时报道的数值3-5之间还比较粗糙,但之后诞生了皮肤的酸性外套也是很值得纪念的事件(Marchionini首先提出了 “acid mantle”概念)。今天我们再讲讲皮肤PH值那点事。
整个身体的PH值是中性的,皮肤的是弱酸性4.0-5.5
皮肤Ph值
皮肤PH值是反应皮肤表面酸碱度的客观指标,正常情况下呈弱酸性,PH值在4.0-5.5之间。这种弱酸性的条件具有化学屏障作用,维持皮肤正常生理功能、防止微生物入侵和缓冲外界化学物质的酸碱刺激。正常皮肤老化PH值逐渐上升,可达6-7,PH值升高也是皮肤老化的一个指标,虽然不常有人提,但老化的皮肤需要尤其注意微生物和酸碱物质的侵扰。PH值测量粗略的方法是试纸,这个我们中学化学课都用过,精细的方法是仪器检测,根据皮肤表面的氢离子浓度反应PH值。
测量皮肤表面pH值的玻璃平面组合电极
皮肤ph值是机体生物学活动再表皮的表达,还可影响角质形成细胞甚至真皮的生物学功能。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皮肤PH值会有变化,新生儿皮肤PH值为中性,但酸性仍是最佳的皮肤表面PH值,新生儿需要数周PH值才能达到正常成人水平,约为5.0。昼夜时段皮肤PH值也有不同,下午2-4点皮肤PH值相对较高,晚8点PH值最低。
皮肤PH值会被谁干扰?
前面说了变老是干扰因素,日常行为也会有影响。
水、不同酸碱度的洗涤剂清洁皮肤均可以暂时升高皮肤PH值,如果洗涤剂碱性越高这种影响更明显,尤其是长期需要洗涤的部位,如手部。原因可能还是因为去除了皮脂的原因,有研究表明面部皮脂分泌越多,皮肤PH值越低。皮肤如果长期处于中性或碱性环境,皮肤蛋白激酶的活性会增高,破坏皮肤屏障功能,角质层的致密性会降低,外界有害物质容易进入。PH值越高,皮肤的屏障功能越低,局部外用酸性物质可以纠正这种异常。
干燥环境、过度潮湿和封包皮肤,可以使皮肤PH值升高。较高的皮肤PH值容易引起皮肤干燥和瘙痒。高PH值皮肤对化学刺激更敏感,容易产生接触性皮炎。较高的PH值还可能容易感染皮肤念珠菌,足癣和股癣容易发生在趾缝和腹股沟,也可能时因为这些部位容易潮湿,PH值升高有关。较高PH值下,微生物易产生和释放过敏原,炎症反应增加。
某些皮肤病也可以影响皮肤PH值。如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肤PH值随皮肤干燥程度增加,对碱性成分的抵御能力降低,不能有效中和碱性成分,调节皮肤PH值可以加速愈合某些皮肤病。
降低皮肤PH值可以护肤
维持皮肤最佳PH值是皮肤保养、预防衰老的有效方法。有研究显示不同的PH值时,角质形成细胞(表皮组成)和成纤维细胞(真皮组成)的活性是不一样的,有一个最佳的PH值范围,可能皮肤保养也需要在某个合适的PH值范围内(暂无研究,未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不同PH值时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活性不一样
目前看来偏酸性的护肤品,对恢复老年人的皮肤有帮助,有研究使用了PH值4和5.8的两种面霜,发现更酸的那款能增强老化皮肤屏障的完整性。
使用4周以后PH值4的面霜表皮失水率更少,皮肤屏障改善更明显
另外痤疮的治疗也跟PH值有关系,痤疮可以通过皮肤表面酸化而改善。因为表皮屏障功能可以在酸性环境中被修复,比如常见的水杨酸和α-羟基酸。水杨酸是一种β-羟基酸,亲油性能很好地渗透到毛皮脂腺单位。乙醇酸是一种广泛存在的α-羟基酸,可以减少角质细胞粘连和毛囊口角化导致的畸形漏斗的矫正,最终减少毛囊口的阻塞,35%的乙醇酸(ph值1.2)还可减少丙酸杆菌的数量。但目前简单通过调节皮肤PH值治疗痤疮的化妆品还很少。
如何保护皮肤PH值
保护皮肤Ph值可以通过保护皮脂做起,皮脂是构成皮肤酸性皮脂膜的主要成分。酸性的皮脂膜,有抗细菌和真菌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体癣、股癣、脚癣等常见真菌感染部位都是皮脂分泌很少的地方。不要过度控油,可能会保护到皮肤的PH值。
另外过度去除油脂,还可能破坏结构脂质如神经酰胺。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肤正常的屏障功能,同时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的皮脂。动物实验发现一些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剂和乳化剂可以导致皮脂腺细胞数量增。
皮肤清洁还要注意使用肥皂和pH中性到碱性的清洁剂导致的pH值变化,和皮肤pH值的恢复时间。研究表明重复每天清洗,和数周以上长期使用肥皂和pH中性到碱性的清洁剂会加剧皮肤pH值的变化,导致皮肤屏障功能降低,如角质层完整性、皮肤微生物群的稳定,表现出干燥紧绷、粗糙、发红、瘙痒和轻度炎症。
皮肤“pH值管理”,可能需要酸性更强的产品(pH值低于5.0),酸化皮肤角质层可以明显促进皮肤的完整性和凝聚力,减少外界物质的刺激性。
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挺靠谱的。低热量的食物可以快速降低皮脂分泌率,尤其是低 GI 饮食,包括青菜、水果、坚果、蛋类、瘦肉等,不要贪食甜点、米饭、面条、面包。另外压力较大时可以伴随肾上腺分泌功能活跃,促进肾上腺来源的雄激素合成和释放,可以促进皮脂腺分泌,注意放松情绪有帮助控油。
有研究表明豆类摄入量低、肉类/乳制品摄入多、含糖饮料/酒精摄入多,皮肤pH值会偏碱性,这是有害皮肤的饮食习惯;种子/坚果摄入多、水果摄入多可以使皮肤偏酸性,跟我们一般认为的健康饮食还是一致的,吃得健康皮肤也会更健康。
目前的问题是即使化妆品本身呈酸性,但到了皮肤上能维持多久,并且是否能维持在合适的PH值,也是目前合适的化妆品缺乏的原因。补充一个技术问题涂抹护肤品后测量的PH值不够准确,它只是护肤品膜外层的PH值,不是皮肤表明的。不过我想总体上偏向酸性的护肤还是很有作用的。
护肤品会形成一个膜阻止PH值测量仪的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