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男还是生女,由爸爸基因遗传决定?
生男生女,与家庭历史有关
英国纽卡索大学的科学人员对几百年的家谱进行了研究,发现了生男孩还是生女孩,和男孩的家庭历史有关。
这个研究项目对 927 个家族族谱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了 160 万来自北美和 55 万来自欧洲的人的信息。
研究人员 Corry Gellatly 说:
「家谱研究表明,生男还是生女似乎和遗传有关系。
我们的研究发现,如果男方有更多的兄弟,那么他更有可能生儿子。
但是如果他们有更多的姐妹,则更有可能生女儿。
但是我们在女性中,没有找到这样的关系,无法通过女性的家族族谱来预测她们会生男孩还是女孩。」
学过生物学的都知道,婴儿的性别,是由男性精子所带的染色体 (XY) 而决定的。
父亲的 X 染色体与母亲的 X 染色体结合,则会形成一个女婴 (XX), 父亲的 Y 染色体与母亲的 X 染色体结合,则会形成一个男婴 (XY)。
纽卡索大学的这项研究则暗示着,一个尚未发现的基因控制着一个男人的精子是否包含更多的 X 或更多的 Y 染色体,从而影响了他孩子的性别。
基因组合对生男生女的影响
一个基因由两部分组成,称为等位基因,分别由父母双方各提供一个基因。
Gellatly 在他的论文中指出,男人可能携带两种不同类型的等位基因,导致控制 X 和 Y 基因的三种基因组合。
拥有第一种基因组合 (即 mm) 的男人,产生更多 Y 精子,因此有更高的生儿子的几率;
拥有第二种基因组合 (即 mf) 的男人,产生的 X 和 Y 精子相等,所以生男和生女的几率相等;
拥有第三种基因组合 (即 ff) 的男人,产生更多 X 精子,所以生女的几率更大。
(m:男性;f:女性)
Gellatly 表示,这个基因可以在父母双方中遗传。
意味着男人和女人都可以遗传这个基因,但这个基因只通过影响精子而产生作用。
因此只有通过男性精子的传播,才能决定生男还是生女。
因为这个基因的作用,导致一些男人有更多的儿子,有些则有更多的女儿。
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看到人口中,男女人数大致平衡。
关于这个基因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二战后的男婴潮
在许多参加过二战的国家中,二战后的男孩出生率都有了突然的增加。
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第二年中,在英国,女婴与男婴出生的比例是 100:102,即每 100 个女婴出生,就有额外 2 个男婴出生。
Gallatly 的研究结果,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首先,男人从战争中存活的可能性更大。
而拥有生男基因的男人,他们的孩子会更容易存活下来——因为他们的后代中,男人比较多。
而携带生女基因的男人,孩子存下来的数量会更少——因为他们的后代中,女人比较多,而女人在战争中存活的可能性更小。
举个具体点的例子:
比如有 2 个男人 (B1 和 G1),一个带有生男基因 (B1),一个带有生女基因 (G1)。
如果这 2 个男人分别生 3 个孩子,那么 B1 很大可能会生 2 个儿子,1 个女儿。
而 G1 很大可能会生 2 个女儿,1 个儿子。
因为男人比女人的存活率更高,那么存活下来的携带「生男基因「的孩子 (B1 的孩子),可能会有 2 - 3 个。
而存活下来的携带「生女基因」的孩子 (G1 的孩子), 可能只有 1 - 2 个(因为女儿多,而女人在战争环境下存活几率小)。
经过战争之后,在这些孩子中,导致携带「生男基因」的人数,可能会比携带」生女基因「的人数多。
这时候,「生女基因」就没有办法在后代中广泛遗传下去。
所以在战争后的一段时间内,更多人会生男孩。
其次,通过择偶,让两种基因结合,得到男女比例大致平衡。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社会上男人更多,女性就有更多的配偶选择。
这些携带「生女基因」的女性们,又可以通过和男性的结合,慢慢地继续将「生女基因」延续下去。
而携带「生男基因」的男人,因为物竞天择的缘故,如果生过多的男生,会导致男人没有足够的配偶。
所以慢慢的携带「生男基因」的人数会减少,回到与「生女基因」人数相当的水平。
所以 Gellatly 表示,这个还未被确定的基因,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从长远角度上看,社会的男女人数大致平衡。
当然了,因为这个实验是根据研究家族族谱而作出的推断,并没有准确地找到「决定生男还是生女」的基因。
后续还需要更多的实验和证据,并且找到这个决定「生男还是生女」的基因,才能对这个推断的准确性作出更公正的判断。
但这无疑是个有趣的初步研究。
参考文献:
[1].Gupta, A..Devolution and Devaluation of Fecal Leukocyte Testing. JAMA Internal Medicine.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18.3150
[2]. Huicho L. Fecal screening tests in the approach to acute infectious diarrhea: a scientific overview. Pediatr Infect Dis J 1996;15: 486-494.
[3].Andi L Shane.2017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Infectious Diarrhea.Clin Infect Dis. 2017 Dec 15; 65(12): e45–e80.
[4].L. A. Granville.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the Fecal Leukocyte Test for InpatientsJ Clin Microbiol. 2004 Mar; 42(3): 1254–1256.doi: 10.1128/JCM.42.3.1254-1256.2004
[5].Riddle, Mark S.ACG Clinical Guideline: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Acute Diarrheal Infections in Adults.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May 2016 - Volume 111 - Issue 5 - p 602-622 doi: 10.1038/ajg.2016.126
[6].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White Blood Cell (WBC) in Stool.https://medlineplus.gov/lab-tests/white-blood-cell-wbc-in-stool/
[7].HUICHO, L. Occult blood and fecal leukocytes as screening tests in childhood infectious diarrhea. The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 1993,,12(6), 474–477. doi:10.1097/00006454-199306000-00004
[8].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8 / 12 / 0812111218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