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拿去,你们要的全套「刷酸」指南

大家好,我是袁超,一名获得法国皮肤病学博士的皮肤科医生,一直守护大家的面子问题~

这几天坐门诊,有个小姐妹,进门就问我:

医生,我经常在家刷酸,你们医院也有刷酸的啊?


我就问她刷的是什么酸,结果她说刷的是玻尿酸!

于是,我只能保持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其实,护肤这一块有很多妖言妖语,就比如「刷酸」……

熟悉的姑娘往往会心一笑,不太熟悉的姑娘就会一脸迷茫。

今天您皮肤的守护者,Dr 袁就跟你们专门聊聊「刷酸」这件事儿。

1575963528(1).jpg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刷酸」是啥?

首先,不是名字中带酸字儿的东西,涂抹到脸上都算刷酸!

就比如,玻尿酸、抗坏血酸、曲酸,它们就不是我们常规说的刷酸。

刷酸指的是一种化学焕肤方法,常用的酸包括:维 A 酸或它的衍生物维 A 醇、果酸、水杨酸、杏仁酸。

刷酸意义何在?

我们的皮肤常规代谢周期 28 天,但随着皮肤老化、环境影响或不规则作息,都可能引发皮肤代谢周期紊乱。

一次刷酸,就好比一次皮肤代谢周期的重新开启。

刷的好,就会溶解之前老旧的角质层,并能启动皮肤的自我更新,让皮肤达到一个新的稳态啦~

刷酸有哪几种?

广义上可分为护肤品刷酸和医疗刷酸。

护肤品刷酸:通过涂抹含有低浓度果酸或水杨酸成分护肤品达到去角质、改善皮肤暗沉、提亮肤色的作用。

现在很多美白护肤品中,都会复配酸剂来增加功效。

医疗刷酸:在专业医疗机构中,由经过专业培训技师,使用高浓度果酸或水杨酸或复合酸,剥离到不同皮肤深度,促进胶原再生,达到重新塑造作用,也称为化学焕肤。

企业微信截图_15759638033291.png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适合刷酸的皮肤

以下这些皮肤情况都可以进行刷酸:

  • 皮肤老化,如暗沉、毛孔粗大
  • 痘痘皮肤,很多闭口粉刺,或者黑头粉刺
  • 痘印皮肤,很多炎症后色素沉着
  • 黄褐斑
  • 玫瑰痤疮,合并脂溢性皮炎(需酌情选择)
  • 毛周角化症

几种常用的酸

① 维 A 酸:低浓度就很有效

低浓度维A酸可以加速角质层的剥离,可直接用于痤疮治疗。

但这种药膏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具体涂抹方法和剂量也需要明确,千万不要不把脸当脸,刺激红肿了只有麻烦更大。

高浓度( 1~5 %)的维 A 酸用于剥脱剂,这种化学剥脱在医美行业用的不多。


② 果酸:浅表剥脱代表

水溶性酸,包括甘醇酸( 20~75%)、乳酸( 10~50%)、苹果酸、柠檬酸。

可通过松解角质细胞之间的连接来去除角质,让皮肤变得柔和的同时,促进黑素排出,进一步达到提亮肤色、祛除暗沉的效果。

医疗刷酸一般从 20% 开始,根据患者皮肤耐受性逐步升高,可达到 75% 。

护肤品中添加浓度一般在 0.2~2 % 之间,而且产品环境中 pH 值越低,效果越明显。

在国家法规中,果酸产品中 pH 值需要大于 3.5 来减少果酸对皮肤的刺激性。


③ 水杨酸:大油皮挚爱

水杨酸来源于柳树皮,现在已经是赫赫有名的成分啦~

大多数情况下,它合适所有皮肤类型,不过更讨油皮喜欢。

水杨酸对于皮肤角质层有着双向调节作用,而且具有一定抗炎效果。

目前在很多护肤品中,水杨酸成为 C 位主角,发挥了不少功效。不过护肤品中使用的仍然是 2% 的低浓度,医疗级别的水杨酸会用到 30% 左右。


④ 复合酸:1 + 1 > 2

20% 甘醇酸 + 10% 水杨酸,复配成复合酸。

复合酸可以综合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酸,协同加强、促进渗透、提高疗效,还能减少不良反应。

复合酸兼具两种酸的优点,并能规避各自的风险。

刷酸的小 tips

➊ 刷前准备

皮肤屏障完整,是常规刷酸的重要前提。如果你的皮肤特别红肿、炎症明显时,还是慎重对待吧。

所以对于刷酸这件事,还是需要先咨询专业皮肤科医生,不要想刷就刷,不少刷坏的情况,就是准备不够充分引发。

➋ 刷后护肤

当天晚上以温水洗脸,第二天使用温和洗面奶,一周内不要用去角质清洁产品或其他洁面仪器。保湿需更加充分到位!

刷酸就是角质层剥离,脱屑常见,所以多涂抹保湿霜是克服干燥脱屑的最佳方案。其他功能型护肤品,尤其是美白产品,则近期需减少叠加使用。

防晒要更严格!尽量减少外出概率,物理遮蔽做到位,防晒霜选择物理防晒剂。

➌ 刷酸频率

痘痘皮肤最好 2~3 周刷一次,色素性皮肤可以 3~4 周进行一次,5~6 次一个疗程。

刚刚做好皮肤光电治疗者不建议马上刷酸,至少等 4~6 周后再进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