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额外多做一件事,皮肤变得更白了
有没有觉得
工作以后
微信好友越来越多
点赞的人却越来越少……
并不是你不够优秀
而是可能没有掌握下面 3 个技巧
第一招 小白入门:充分利用滤镜
靠素颜健身照吸 100 赞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加上自然又好看的网红色调可能更吸引人。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虽然审美越来越多元,但「一白遮百丑」还是被大多数人认可。
看脸时代,你可以不白,不过滤镜要选能让你白的。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第二招 进阶高手,找到比自己黑的人合影
鸡汤大师叔本华曾经说过
「人想要过的幸福,就不应该和别人比较。
一旦比了,只有比别人更好, 你才会更幸福。」
比如: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第三招 超凡大师,新旧对比,不惜自黑
「丑小鸭变白天鹅」的故事,总能……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变成「白天鹅」的背后,是坚持不懈的保养。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其实不靠滤镜,不靠别人的衬托,很多人都可以再白一点,那白到什么程度?就是你胸口、手臂内侧或大腿内侧的颜色。另外不少人认为皮肤白的反面就是皮肤黑,但其实大部分情况是皮肤暗沉、暗黄。
那么到底怎么样才可以拥有「自带滤镜感」的皮肤?听听专家怎么说。
皮肤发暗发黄,绝大部分都有救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整理了下面几种常见的皮肤暗沉的原因:
➊「基因导致的暗沉」
天生皮肤就偏黄偏暗,这个和基因有关,除了修正基因,医生们也束手无策。
➋「色斑导致的暗沉」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皮肤暗沉情况。黄褐斑、炎症后色素沉着、雀斑、老年斑等色斑问题,会造成明显的肤色不均匀,让人看起来肤色偏暗。
另外紫外线的照射是引起肤色暗沉发生及加重的一个主要因素。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➌「油皮导致的暗沉」
偏油性肤质人群的皮肤容易暗沉,因为覆盖面部的油脂被氧化后,肤色会发暗。
➍「病变导致的暗沉」
很多文学作品都形容一些肝病患者「面色蜡黄」,这真的不是夸张。像肝脏疾病和营养不良等疾病,会导致肤色暗沉,让你的脸逐渐失去光彩。
➎「激素变化导致的暗沉」
经期见红也见黑,红就是大姨妈来了,而黑是因为激素的原因,让你皮肤变得暗沉。
所以女性大姨妈期间「脸黑」不仅是情绪不好,而且还是真 · 脸黑。
同样妊娠、口服避孕药等期间也会出现肤色暗沉。
除了以上 5 种情况,还有熬夜、吸烟、不健康饮食、不勤洗脸、长时间化浓妆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引起肤色的改变。
4 种改善暗沉的方法,最后 1 种省心又省钱
改善肤色暗沉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 4 种。
➊「化学焕肤」
果酸焕肤是将浓度适宜的果酸涂抹于面部,使着色的角化细胞快速剥落,促进黑色素新陈代谢,恢复肌肤白皙光泽。
说白了就是用化学药物赶走了一些含黑色素的细胞,黑色素减少了脸自然就变白了。
但是果酸焕肤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浓度时间,否则容易伤脸,所以这事还是交给医生来。
➋「光电」
包括强脉冲光和调 Q 激光、皮秒激光等,可以击碎色素颗粒和分解色斑从而改善肤色暗沉的问题。
这个就很像消消乐游戏,哪里色块多,就消除哪里。
消消乐是款游戏,而这种激光治疗不是,它本身会有对皮肤造成一定的损伤,要是你偷懒不注意后期护理甚至会引起色沉问题。
图片来源:giphy.com
➌「美塑疗法」
如果皮肤是一面墙,上面的方法就是在墙表面做一些变白措施,比如刷墙、除污渍,但这个方法则是在墙里面做文章。
它通过水光针、微针、纳晶等细微的刺破皮肤表层的方式打开皮肤通道,灌输变白的材料,由里及外让皮肤变白。
如果你选择这种方法,请去正规的医疗机构,因为他们的操作流程非常严格。
➍「针对性护肤品」
可以选用含有谷胱甘肽、 维生素 C 和 E、烟酰胺、甘草酸二钾、4-正丁基间苯二酚等成分的护肤品,这些成分一般都是作用在黑色素生产和转运的路径上。
它们可以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减缓黑色素的合成和释放转运速度,减少其在皮肤内的生成,从而可以起到对抗暗沉提亮肤色的效果。
最后做个总结:
想要皮肤白皙透亮,效果上来说,基因 > 医美 > 护肤品。
基因已经无法改变,医美相对偏贵、对医生的经验要求高。
而护肤品虽然没有前两种方法来得见效快,但是从日常保养上来说,是改善暗沉高性价比高便利性的方法。
本文经由 卓正医疗皮肤科医师 曾相儒 审核
参考文献:
[1]何云.复合抑制剂对酪氨酸酶抑制的相互作用研究[D].广东药学院,2015:1-67.
[2]中国黄褐斑治疗专家共识(2015)[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6,49(8):529-532
[3]丁大鹏,马文丽,郑文岭.酪氨酸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2):1364-1366.
[4]刘冬梅,高进,朱林学,倪来生.400例黄褐斑患者发病因素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6,22(4):303-304.
[5]谷建梅,徐姣,陈丽娟.皮肤衰老中肤色暗黄的形成机制与对策[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2):2002-2004.
[6]蔡呈芳.皮肤美白化妆品的进展[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6):386-387.
[7]李芸,孙秋宁.黄褐斑的治疗进展[J].协和医学杂志,2012,3(04):476-481.
[8]吴艳,仲少敏,Joe Kaczvinsky,赵俊郁,乔圆,邓琳,Chieko Soh,Cindy Berge,Michael Marmor,Donald Bissett,Larry Robinson,朱学骏.烟酰胺和N-乙酰葡萄糖胺改善色斑效果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7(10):628-631.
[9]广丰,李宏.药妆时代之 皮肤美白剂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化妆品(行业),2009(03):24-27.
责编:龙妹
作者:王芳
本文转载自「丁香医生」公众号。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见文中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