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发,这几个细节,要特别注意
进入秋冬季节,天气转凉早晚温差大,呼吸科门诊的病人逐渐多了起来。
除了呼吸道疾病高发,已经患有呼吸道慢性病的老友们,也面临高复发的风险。
王大爷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多年,最近天气变凉,咳嗽、咳痰较前明显增多,还有脓痰,有时候还觉得胸闷、喘不上气来。即便还没去看医生,他自己也知道,老毛病又犯了。
为什么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发?
原因有多个方面:
- 天气转凉,部分呼吸道病毒猖獗,在全球大部分地区,这也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流行季节。
- 秋冬季节天气寒冷,出于保暖的考虑,室内通风欠佳,更易于病原体传播。
- 秋冬雾霾严重,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增多,可损伤呼吸道黏膜上皮,使纤毛清除能力下降,黏液分泌增多,为病原体感染增加条件。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特别是一些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阻肺、哮喘等,经常会因为天气变化、冷空气来临而导致病情加重,出现咳嗽、咳痰增多,呼吸困难较前明显等,不得不加强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病群体主要是中老年人,典型症状是反复咳嗽、咳痰,后期会有呼吸困难,而且肺功能会逐年下降。
秋冬转凉之际,很多慢阻肺患者症状会加重,这对于疾病的治疗是不利的。
对于这部分「呼吸困难」的老友们,经过治疗虽可改善病情,但不能彻底治愈,而且病情反反复复,因此预防急性加重是关键。
那么,该注意点什么呢?
有效预防,要注意这些细节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正版图库
对于慢阻肺、哮喘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而言,我们应该努力去预防病情加重,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 戒烟
吸烟是老慢支、慢阻肺、哮喘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最重要的环境发病因素,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戒烟,那么这些患者的治疗则无从谈起。
戒烟,是最关键的预防、治疗措施。同时,避免吸入「二手烟」。
2. 远离空气污染
另一方面,雾霾天气或空气质量不佳的时候,出门时注意戴口罩进行防护
因为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会损伤我们的气道黏膜,而其他多种粉尘、颗粒物质、烟雾也是慢阻肺发生的危险因素。
3. 增强体质,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很容易诱发「慢阻肺、哮喘」急性加重,所以病友们要注意积极接种疫苗,包括肺炎球菌疫苗以及每年度的流感疫苗。
同时要严格注意手卫生,保持居所空气流通,少去人流量大的公开场合,尽可能减少感染机会一旦病情加重,应及时就医,尽早处理,避免病情愈演愈烈。
4. 适当的体力活动
研究表明,中高水平的体力活动可能减缓吸烟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下降。
5. 规范使用药物
「慢阻肺」患者,特别是肺功能较差的病人需要长期吸入药物维持治疗,这些吸入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激素。
哮喘患者,常常是吸入糖皮质激素,随身携带急救用药。同时室内在保持一定湿度和温度的同时,也要注意空气流通。
部分病人也可以考虑在家使用雾化器吸入相关药物;而对于哮喘儿童,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注意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正版图库
6. 家庭吸氧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呼吸功能不全等疾病严重时均会出现缺氧的症状。
比如一开头王大爷出现的「胸闷」、「喘不上气」这些表现,往往伴有缺氧。
那么,对于王大爷这样的「慢阻肺」,目前尚没有药物或手术能够根治,其治疗目标主要是减轻当前症状、防止疾病进展,是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当病情严重时,氧疗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符合以下任意一个条件,医生会建议你长期家庭氧疗:
- 抽血做动脉血气分析,如果 PaO2(动脉血氧分压)≤55 mmHg 或 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88%,可考虑长期家庭氧疗;
- PaO2 在 55~60 mmHg 之间,或 SaO2<89%,但合并有肺动脉高压、心衰所致水肿或者红细胞增多症,也可考虑长期家庭氧疗。
相比经常跑医院,家庭氧疗也更方便,在接受氧疗的同时还能和家人一起生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适用于家庭氧疗的供氧方式一般有两种:气瓶供养、制氧机供养。
气瓶供氧:适合给单人供氧,可以在家中使用。不过氧气瓶作为压力容器,运输较为不便,随着新的制氧方式的出现,气瓶在家庭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少。
制氧机制氧:操作简单、产氧快、携带方便,是目前家庭氧疗最为普及的一种形式。
不过要注意,家庭吸氧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咨询医生合适的氧浓度。
慢阻肺患者家庭氧疗一般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调到 1.0~2.0 L/min 就好(不要随意调高)
吸氧时间 10~15 小时/天
吸氧的目标是使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达到 PaO2>60 mmHg,或 SaO2>90%
作者:李文丰
本文转载自「丁香生活研究所」公众号